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爱的教育德育论文(7)

2012-08-03 19:08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天水师范学校大一美术班行为规范约定
根据天水师范学校校纪校规,为进一步规范大一美术班班规、班纪,特制定本约定。
一、无故旷课、旷操、旷自习;
二、不申请,未经学校批准擅自在校外租住;
三、未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长期不在校内正常上课。
以上几种行为引发的不良后果,或造成事故,一切后果自负。
                          签约人、监护人(家长):

    约定的签署,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管制作用,并对家长也算是个通告,自认为一举三得。
最后一点感想:当班主任很累,有时除累外,还难,一惊一乍,喜怒哀乐似乎全由不得自己控制了。事情很多,有时真是很烦心、很闹心、很伤心、很想撒手,但是当看到学生在教育下逐渐的改变,当被学生围着快乐的谈笑,当学生当你是朋友、家长,所有不快似乎又消失不见了。这就是“没出息”的班主任们。班主任时刻都在示范着为人师表的职业品德,潜移默化地用个人的魅力征服着学生,用真诚和爱心感染着学生,这更要求班主任无论是着装上还是言谈上都要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对教师而言太具有挑战性和教育性,身为教师都应有获得这种教育和提升的机会,而班主任工作的地位和待遇,也应提升到比学习具体知识更重要的地位,提升管理品质才能激发更多活力。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刘虎彦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单位和细胞,它的管理关系着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当前我校转型的艰难历史时期,它的管理好坏与否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作为学校主人翁之一的班主任应尽快转变观念,打破长期以往的思维定势和工作作风,乘着中职第三轮课改的强劲东风,努力开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1.学生方面存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国家教育布局的调整,我校已正式从师范教育转入职业教育,所招学生由原来初中的尖子生变为后进生,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人生发展阶段的第一次大考的“失败者”,中考失败以后,被高中教育所抛弃,有些甚至被家庭所放弃,他们由于年龄、知识、能力等原因,还不都独立从事某一职业,这样无可奈何,不得已迷茫地踏进中职学校,进校以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不了解所学专业,不热爱所学专业
由于中考失利以后已无路可走,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下选择了职业学校,这在初中三年级的学习阶段几乎是未曾考虑或考虑不周的问题,在选择专业方面,要么是父母做主,要么是他人介绍,要么是盲目跟风,进校好长时间仍然有个别同学还在调专业,因此,不热爱自己的专业,更不热爱即将从事的职业。
    (2)学习基础差,学习有一定的困难
这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都是初中里面的后进生,有些可能是小学基础知识差,上了初中由于知识难度的加大早已掉队;有些由于家长重视程度不够(这些学生在家庭绝大多数并非是独生子女,父母可能把精力投入到其他孩子身上),有些被初中老师关注不够已无心更好学习,有些已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所以进中职学校以后,由于知识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在学习上力不从心,也不愿踏踏实实学习。
    (3)学习习惯差,不能安心学习
由于各种原因,他们绝大多数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校在教育上注重不够,没有很好的转变他们的错误观念和习惯,因此,有相当学生已养成的旷课、逃学、甚至厌学思想,造成知识断层,很难适应学习,个别同学在知识上已无力发展,进而已转向其他打架、上网、交友等方面。
    (4)学习动力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他们都以“失败者”的心态,心灰意懒的情绪,无可奈何踏进中职学校,事先对中职教育一无所知,或了解不够,由于家庭、社会、个人多方面的原因,已没有更高目标,所以,已失去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对头,已在迷茫中得过且过,失去了斗志,也缺乏进取精神。
    (5)养成教育缺失,做人教育难度加大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归宿和落脚点还是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合格的人。而我们面对的学生绝大多数由于养成教育早已缺失,不会做人,不会学习,不会与人交往,不会合作。表现在日常行为规范当中,不守时,没有时间观念,不按时休息,也就不按时上操上课。随便旷课、早退、大型集会集中速度慢,不诚信,由于九年制教育过程养成的习惯,与人交往不真诚,尤其和教师交往过程中,个别同学提供虚假电话号码,请假胡乱编造理由,不守规,法律法规意识淡漠,相当多的同学无视校规,违反校纪现象突出,缺乏劳动意识和环保意识,从小缺乏劳动教育和锻炼,不按时打扫卫生,个别同学干脆不打扫公共卫生,个别同学缺乏人文精神教育,到处乱扔垃圾,校园卫生保持难度很大,理想、信念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清楚,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在升旗、大型政治活动当中敏锐度不够,利己主义思想严重存在,礼仪教育欠缺,缺乏社会公德教育,不会与人交往,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节不懂,不懂得使用文明礼貌语言,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等等。因此,职业教育的养成教育难度加大,为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任重而道远。
2.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校转入职业教育时间不长,对党的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理念缺乏系统的学习,观念上一时难以适应,这有一个学习、了解转变的过程。所针对的学生由原来师范教育的尖子生转变为职业教育的落后生,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没有及时转变,还沿用原来的一些老办法,在教学方法上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没有转变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人文情感,人文精神,人文意识等方面关注学生未来成长的方面,不能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不信任学生,不理解学生,不关心学生,不能真心诚意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他们“失败者”的心态,心灰意懒的情绪转变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上,以让他们再次起飞,奔向那充满希望的人生彼岸。
3.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家教育布局战略的调整,我校已转入职业教育,但地方的配套政策和措施难以及时到位,这包括学校场地的选址,实训基础的建设,经费的来源和保障,还有学校中长期的发展目标的定位及实施步骤不十分明确,管理学生思想不十分统一,导致到学校的各方面制度可以说已基本健全,但真正实施方面是雷声大,雨点小,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教职工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调动起来。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立足点和突破口
    针对以上观念,我校德育工作要认清形势,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和办学理念,形成全员育人,以班主任管理为突破口的德育教育理念,把学校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1.班主任应及时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是党的治国方针,也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班主任应明确学生是班集体的真正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极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坚持“育人为本”,把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帮助学生从“失败者”的心态走出来,勤跟班,乐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心灵的“保护伞”,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养成教育细微处入手,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结伴,与他们同乐、同心、同行。
    (2)构建班级新的奋斗目标
班主任在接管一个班级以后,在充分调查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首先开好第一个班会,让学生懂得虽然我们曾经都是“失败者”,但人生有多种选择,我们应不言放弃,我们应在新的征程上再次起飞,和学生一道确立班规公约,明确班训、口号等等,然后让学生民主选出班委会成员,把一些正直、热情、有一定组织能力,有一定威信的学生选进班委会,形成管理公正、民主有序的班集体,以再次点燃学生成长的心灯。
    (3)班主任管理应动静结合,灵活一致
由于学生民主意识,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因此,班主任应走出“知识本位”的视角,俯瞰学生,控制学生,应转变到“生命本位”关注安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首席”,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目标,自主选择实现目标的方式,在一些小事方面放开手脚,在“开放”、“自律”中抓常规管理,做到动静结合,灵活一致。
2.其他方面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1)形成教职员工齐抓共管的德育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观积极性。
    (2)学校党委、团委、工会、班主任、教职员工齐抓共管,做到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制度保障
在班主任津贴、职务晋升、人事制度改革聘任等方面倾斜班主任,使班主任工作成为学校人人羡慕的职业,这样,就能够打开我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