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爱的教育德育论文(12)

2012-08-03 19:08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班主任工作体会

柏双亚

    这个学期我担任了08级音乐班班主任。我针对专业班特点及学生的个性,特别是对这个阶段中学生的不成熟性发表自己的一些拙见,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工作中,我常这样对自己说,学生犯了错误切莫给学生发怒,发怒是无能的表现,或者我就是为了改正学生的错误而来的,这样是不可取的,当学生犯错误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我该承担什么责任,又该如何因势利导。下面是我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宽容学生,宽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并创造改正和补过的机会。
    宽容不是撒手不管、宽容更不是忽视原则,而是不断地给他们补过的机会,不断地给以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宽容,在老师的微笑里,学生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比如我班有一名女生,曾经犯过错误,被她的前任班主任叫家长领回家去教育,时达一个多月。在我接上这个班的十多天后,她回校找我报到,并给我陈述了她之前所犯的错误(其实我已知道)。当我听完之后,学生的目光告诉我我可能还要批评她,她做好了接受批评的准备。她低下了头,神情很紧张,但我该怎么做,心理已经有底了。于是我心平气和地对她说:“你抬起头来,人应该正视自己的错误,我可以不记前非,但我相信你能改正错误做一个全新的人,一个实实在在我所希望的学生,过去让它永远的过去,我只注重今天之后的你,好吗?”这位学生连连点头,而且终于笑了,她笑得很开心,像是把心里所有的担子都释放了,她和别的学生一样了,这时学生向我下了决心,表了态度,说她一定要遵守纪律,听老师的话,做一个纯粹的、实实在在的好学生,三个月来,她学习认真,关心集体,重新挑起了原担任的团支部书记的工作,工作很出色,方方面面也表现得很不错。
二、理解学生,把宽容与理解,制度与手段相结合,在无形中树立良好习惯
    自接这个班以来,发现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严重,而且屡禁不止,面对这个情况,我发现一个迟到的学生,我会宽容他,迟到一次我能原谅,今后别再迟到,早退、旷课的也都一样,我能原谅一次,但都不可有第二次或第三次。学生在宽容和理解得到了教训,没想到,几天之后,班上的出勤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我想不能将宽容放成纵容,在理解与宽容的基础上,得订立相应的制度,因此,经过考虑实施了这么一个办法,也算是“家规”了,班上不论是纪律、卫生我不会天天去检查,而是随时抽查,若抽查过程中发现有迟到、早退、旷课,一次按两次计,加倍计算,紧跟着积分也加倍记分,对卫生方面抽查的也是同样,不按时打扫,或打扫不彻底的加倍处理,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与鼓励。这一办法实行之后,班上的出勤、卫生上了很大一个台阶。
三、关爱学生,要抓住学生的思想深入的去教育,避免治标不治本
    班上几十名同学中,有那么一两名学生确实也是“钉子户”处处跟你作对,有时真是无可奈何。比如有一次在早操期间我去检查宿舍时,发现两名学生既不是值日生,也不是病假,在宿舍睡得正香,我当时想不叫了,叫了操也跟不上,又不是值日生就让他们睡去吧,睡醒了好上课,想到这里,我已走出了宿舍门,但又觉得不对,难道我不能教育让他们按时起床吗?于是我又走进宿舍叫醒了他们,讲了几句道理后,让他们今后按时起床,但没想到,我往外走时,一个学生说了:“不就是睡了个懒觉……”,听到这话我又走进宿舍,心里很恼火,抓住了学生的思想,看来睡懒觉不是疏忽,而是思想上就准备睡懒觉,故意放任自己,抓住这点我就说:你没听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吗以此展开思想教育,找他单独谈,不提名地在班上讲,最后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从内心深处彻底认清了错误,从此之后发现他进步很大。因此,班主任不能放纵学生的不成熟行为,对于缺乏自我控制力和依赖性强,生活习性懒散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又要鼓励他们独立自主,关爱与宽容教育并用,使之善于控制自己,改掉不良习惯。
四、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宽容中学会自爱自尊
    学生年龄小容易犯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我不是抓住不放,而是给以更多的宽容和理解,一般情况下,我是找个别学生谈心,而不是让他们的错误“大白于天下”让他们在同学面前没面子。 也有时,只是把事情“大白于天下”,但不提及何人所犯,目的是教育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学生告别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步入了豪情奔放的少年,自以为长大,好多认识还处在朦胧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与烦恼也相伴而生,所以,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错误、减轻学生思想压力让学生,把老师当作亲人、当作朋友,逐步消除戒备心理,让学生产生自尊自爱,更要学会自尊自爱。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给学生面子,我常使用“暗示”的方法,是用无批评的形式代替批评,不强求学生接受,但能产生积极主动的影响,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宽容中学会自信自律
    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将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自然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孩子到适龄入学时,学校教育又成了他成长的第二个环境,这个环境中,老师便是他的教育者。所以,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学校,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总是要与他的成长环境相联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意识。那么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如何与家庭、家长联系,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我的做法是:造一份花名册,特别要写清楚每个学生的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经常和家长保持联系和沟通。现在绝大多数学生害怕老师请家长或联系家长,总觉得联系家长没好事,所以特别反感。那么我正是抓住这一点,联系家长时,从不说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多少,而是和家沟通如何教育好孩子,汇报孩子好的一面。目的是引起家长对孩子的鼓励,不能让家长辱骂和殴打孩子。这样,家长认为孩子有了进步而欣喜,孩子也因家长的表扬和鼓励更好好地表现,逐步养成良好的、正确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形成一种前进的动力,这种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我班有一个男生,在班委会里任一职,他和班里几个不爱学习的,有违反习性的同学,经常在一起,且常给这名男生习惯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形成了不爱这个学校,不爱所学专业的思想。为此,在文化课的学习上不求进取,在专业训练上不下功夫,并且时常有停学的念头……,正好一次他的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我恰好没这么给家长汇报。几天后,学生回家了,受到了家长的夸奖和表扬,孩子很是纳闷,家长和老师不可能说我各方面都好吧?于是搞明了情况,从他取得的点滴成绩入手,于是他又一次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表扬,他高兴地跳了起来,他很自信,有了很大的进步。从此之后一直在班上表现得不错,别人能干的事情他也能干,别人干不了的事情,他也争着去干,不断锻炼自己。所以几个月来,这名学生有了很大的进步,把班里的工作也有声有色。
    总之,教育应该将宽容与呵护,自爱与自信相结合,使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受到了保护,身为班主任如何培养和教育学生应动脑筋思考,去积极尝试每一种因人而异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指导实践,使班级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受到领导和同仁的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比如,两个“钉子户”软硬不吃,还没有一剂良方来教育,这都是我摸索、探究的课题。目的是怎样才能处理好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使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在未来的社会里,展示他们的人生价值。因此,学校教育是制约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环境,做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不能专制、放纵,而是实施民主的教育手段,使之独立、自信、自强、自爱、自律。所以,在我当班主任的这些阶段,体会到了较为理想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可以用四个准度的八个字来概括,即控制、尊重、沟通、关爱。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