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爱的教育德育论文(5)

2012-08-03 19:08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烦琐和艰巨的工作,他需要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关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把教育管理工作做到实处和深处,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样我们的学校会越办越好,我们才无愧于学校,无愧于家长,无愧于学生,无愧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无尚光荣的称号。

 

创新德育教育手段 构建特色德育文化

余  莉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不断丰富德育内涵,创新德育手段,开辟一条德育工作为学生服务的新路子,构建富有职业特色的德育文化,这样的办学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一、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德育就是就业的竞争力。把抽象的德育首位观升华为一种新型的德育认识——德育质量市场化
    变管理学校为经营学校,办教育如办企业,学校是工厂,毕业生就是产品,产品必将走向市场,质量是市场竞争的生命线。
学校教育成功与否,需要就业的检验。职业中专要建立德育工作市场调查的反馈机制,学校制定企业对学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报告,市场的反馈调查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检验,企业的反馈意见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宝贵资源。学校德育与企业管理形成了“德育—就业—再德育—再就业”的循环成长链。

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德育变为主体性的唤醒与培养,把传统中神圣庄严的德育规范观转变为一种朴素的德育观——德育管理生活化
    传统的学校德育管理一般是规范化的德育模式,规范化德育要求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服从既定的德育规范与价值取向。我们要摒弃空泛的德育说教,呆板的德育条文,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给德育以回归生活的教育定位,实现了德育管理生活化。
我们今天的学生就是企业明天的员工,用明天的制度来管理今天的学生。让这种仿真的生活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我要成为企业欢迎的员工”成为学生的自觉追求。在学校社团管理中,尝试学生的自主管理和团队熔炼,使学校社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德育是支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把传统中的美德教育转变为一种可信实用的德育观——德育内容职场化
    就目前而言,多数中职新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走进职业学校大门的,经常处于自卑甚至自弃的阴影之中。教师在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正确的学生观的同时,在德育内容上注入源头活水—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职场的道德观成为学校德育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中职生积累了太多的挫折与失败,太需要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设计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把经济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融为一体,制定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也是学生恢复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的过程,是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调整自我,提高自我,适应职业岗位的过程,让学生在自我设计的过程中为自己搭建通向成功的台阶,看到希望,看到未来。有这样一个基础,有了自信,有了作为中职生的自豪,一切德育才有可能。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