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展开,突出了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即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然后对分离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假说),进而设计测交对分析进行验证(验证假说),最后归纳总结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总结规律)。在呈现方式上,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教材内容
课标要求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阐明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模拟植物或动物?后代分离比应为?预期实验结果如何?
3.通过把基因标在染色体上的示意图,联系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点拨学生对孟德尔遗传定律作出解释,使学生理解遗传规律的实质。
2.3 伴性遗传
概述伴性遗传
1.解释伴性遗传的概念
2.概述人类红绿色盲(伴X隐性)的遗传特点
3.举例说出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4.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5.尝试使用遗传系谱图解释遗传学问题
1.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2.举例说明ZW型的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3.关注近亲婚配对人口素质的危害
1.依据“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透彻分析“与性别相关联”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伴性遗传的实质。
2. 利用教材“问题探讨”和遗传图解,让学生在观察、填图或绘遗传分析图解等活动中,理解伴X遗传的主要特点
3.可补充适量练习题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但应侧重于对遗传方式的判断、显隐性分析、基因型表现型的推断等,切忌在计算方面增加难度
4.本章的拓展题能力要求较高,涉及许多变异的知识,应根据学情,选择使用。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本章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概念等内容,是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也为构建以基因为核心的分子遗传学知识体系奠定基础。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教材内容
课标要求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简述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和种类
2.概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3.阐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 1.简述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
2.通过遗传物质的探究,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
3.总结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主要实验技术和主要实验思路
1.以科学家对遗传物质不懈的探索历程为线索, “重走探索之路”,引导学生依次分析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同时体验过程和领悟方法。
2. 本节相关实验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可采用直观形象的媒体、动画呈现实验的主要过程,化解教学难点。而且教学中重在对实验原理、方法、过程、现象的简单分析,不必挖掘过深过繁。
3.教师可例举“细胞、DNA病毒、RNA病毒”,分析生物体中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类型,帮助学生准确理解“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3.2 DNA分子结构
概述DNA结构的主要特点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搜集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1.讨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的历程
2.概述DNA分子的结构的主要特点
3.说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用数学方法,分析DNA中与碱基相关的数量关系
2.通过评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故事,领悟“假说—演绎法”和“模型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简述DNA分子杂交技术的原理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7-48页,自学沃森和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故事,分析研究方法,总结相关知识。
2.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建构活动,总结DNA分子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
3.有关碱基的计算意在引导学生理解双螺旋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相关习题应该以推导为主,切忌本末倒置。
3.3 DNA的复制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1.简述对DNA半保留复制的推测
2.概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和意义
1.分析DNA半保留复制的数量关系
2.认识精确复制及其相对性,探讨复制错误的影响
1.借助动画、模型等手段,让DNA的复制动态化,加深对DNA复制的理解
2.利用简笔画,结合简单计算,让学生体会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3.对于选学内容“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可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3.4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1.举例说出基因与DNA的关系
2.运用数学方法解释DNA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3.阐明基因的概念
4.概述染色体、DNA、基因与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1.通过基因与DNA的关系实例,运用资料分析法,寻找本质规律
2.强化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3.通过介绍DNA指纹的应用,体现STS教育
1.充分利用教材“资料分析”,引导学生归纳出基因与DNA的关系。
2.通过DNA结构简图,引导学生运用排列组合知识,可轻松分析DNA多样性的原因,同时体会了学科间的综合。
3.可利用本节教材拓展题,辨清基因的内涵和外延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本章的核心是从分子水平阐明“遗传物质如何起作用?”即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接着呈现了“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总结性内容。这是对同一个问题不同认识水平上的表述,使学生可以更切实感受到科学知识的层次性。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教材内容
课标要求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1.描述三种RNA,指出RNA与DNA的区别
2.说明转录的概念、描绘转录的过程
3.说出密码子的概念、识别密码子表及其与氨基酸对应关系
4.说明翻译的概念、描绘翻译的过程
5.通过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认同生物界的统一性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