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9中举行理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郑州19中举行理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郑州19中举行理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校教师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交流的平台,郑州十九中高中部于2012年12月5日下午,针对高一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一课,举行同课异构理科教学研讨活动。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非常重视,认真布署,三位任课教师准备充分,各具风格,使所有的理科老师都受益良多。
经验丰富的赵云老师思维严谨,逻辑严密,整个课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她不仅是课堂的统筹者,更是学生的引领者。赵老师巧妙的将回顾旧知和新课应用紧密结合,重难点处理恰到好处,同时结合所教班级是重点班的实际情况,最后用一道高三一检题检测和拔高学生本课所学,真正实现了将培优工作贯穿于常规教学的理念。
亲和力极强的席朗老师用她的美丽和微笑震撼了全场,更用她的激情带动了整个班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完全忘记了身后有几十位老师在听课,抢答、演板、质疑,生龙活虎,情绪高昂,学生的思维被完全调动了起来,真正实现了新课标要求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理念。整个课堂内容紧凑,容量适中,结构完整,课如本人一样漂亮。
声音极富磁性的何全超老师带给我们的是另外一种精彩,3D化的模型教学形象,直观,易于理解,也更能吸引学生;总结性的语言、符号让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基础更加牢固。同时,何老师的幽默风趣使数学课堂也充满了生趣。
三节课后,刘宁老师针对三位老师的讲课特点做出点评,刘老师说:每位老师有每位老师的特色,都有着很好的亲和力和带动力,同时也希望三位老师能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面,争取使全体学生都跟着动起来,也希望三位老师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曾涛副校长做总结发言,曾校长指出:同课异构的意义在于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使每位老师在观摩同伴的精彩之后,也有了反思自己教学设计的机会。相信我们每一位同伴都会领会同课异构的意义,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出最优的教学设计,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