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历史科目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复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4)

2012-08-13 17:3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5)台湾:①三国: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率军到达夷洲。②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③宋元: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了台湾岛和大陆的关系。④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1885年,鉴于台湾在国防中的重要地位,设台湾行省

  ★注意以上各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略)

  2、民族关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范围:凡存在于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既是后来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消失的民族(如匈奴等),都属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所研究的对象。

  (2)贡献: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长期共同处于一个大国之中,共同开发了广大的疆土,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在共同的发展中,汉民族给予各兄弟民族不少进步的影响,各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方面对汉族也曾给予不同程度的影响。

  (3)正确看待民族矛盾与斗争

  ①看待民族关系,不能站在一个民族的立场上,应该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去剖析,对历史上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事件、人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颂。

  ②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各民族为了发展经济,谋求生存,需要不断扩大经济往来,与其他民族进行经济交流。民族间除正常的经济交流外,因民族、地域、语言、文化等隔阂,特别是私有制社会的制约,常常不能以平等贸易方式达到目的,于是便诉诸武力,以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要求。民族间的矛盾、战争由此发生。

  ③民族间的战争并不代表各族人民的意愿,而是统治者为各自的需要发动的。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间的矛盾、斗争和战争,从根本上说都是各个民族统治者所挑起的。从这个角度讲,民族矛盾说到底还是阶级矛盾。

  ④在中国古代社会,各民族之间有抢掠、有迁徒、有战争,也有和议。但是,战争与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即使在发生战争与冲突的情况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也没有中断。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⑤民族间的战争虽有是非区别和正义非正义之分(即是否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代表人民的利益),但不能使用“侵略”与“反侵略”以及“亡国”等提法,后者是我国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势力、维护国家主权的问题,和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斗争有着本质的区别。

  3、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发展及与内地的关系(略)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