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知识深化
1、中国历届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及其影响
中国历届反动政府,就其政策而言,不外乎对内残酷专制统治、剥削压迫,对外投靠列强,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其消极影响:从生产力发展角度而言,它代表了落后、腐朽的生产关系,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发展角度而言,它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阻碍社会进步;从阶级关系角度而言,它代表反动、落后的阶级,违背广大人民的利益;从其本质而言,它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任何一个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都对新的生产关系的成长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起到消极作用。如: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闭关锁国政策和对内重农抑商政策;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及北洋政府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积极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残酷压迫和剥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外大肆出卖主权造成美国独占中国市场;对内官僚资本依靠国家政权采取强制掠夺的方式建立起对国民经济的垄断。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其中有些政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从历史发展角度而言,也具有一定的积极和进步的作用。如:总理衙门的设立说明清政府的中央机构开始具备一些近代化色彩;洋务运动是中国经济开始近代化,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带有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它的一部分成果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革命和推行民主共和的基础;国民政府前
期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改订新约运动”,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2、中国历届反动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及其实质
中外反动势力(中国反动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有勾结有对抗,但勾结是主要的。这是因为中外反动势力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都是建立在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剥削之上的阶级统治,但列强侵华其目的是使中国变成其殖民地,因此又损害了中国反动政府的利益,因此两者有勾结也有对抗。从双方关系演变来看,自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总的趋势是从对外疑惧、在抵抗与妥协中摇摆不定到最后完全屈从于外国侵略势力。此后历届的中国反动政府都以一定的国家做靠山,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关系进入“蜜月期”。
⑴晚清政府与列强的关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对抗→暂时和好→再对抗→完全屈服”的过程。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闭关自守,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中大多数人仍顽固坚持“天朝上国”一套,与列强对抗;第二次鸦片战争至中法战争期间,清政府的“执行条约”、“促使和局”的外交政策,使中外保持了近20年的“和好”局面;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列强通过战争和条约进一步控制了清政府;至《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