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拜师结对子推动“青蓝工程”
邹原老师生动演绎《民族大融合》
刘鸿儒老师笑妍如花绽放英语课堂
道德课堂和谐自然之美
评课过程其乐融融
教导新人谆谆不倦
冬至岁寒夜更长,踏雪寻梅扑鼻香。日前,郑州49中学青年教师系列汇报课在冬至之后拉开帷幕。堂堂精彩的汇报课如朵朵傲雪梅花,应时绽放,沁人心脾。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学期初,郑州49中为培养新生力量,加强教师梯队建设,推进青蓝工程,特别在教师节当天举行了盛大的拜师结对子活动。老教师要在教学上做青年教师的领路人,在师德修养方面做青年教师的示范楷模。向新教师介绍本学科教学特点和经验,带领新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及课改精神,从课程的角度理解教学,从事教学。帮助新教师解决教学上的困难,使其尽快成长,在指导过程中教学相长。教务处负责教学结对子教师检查、落实和安排,及时提醒。新教师努力做到“四心”即从事教育事业要“安心”,教书育人要“热心”,提高业务素质要“恒心”,向师傅学习要“虚心”,早日站稳讲台、站住讲台,走好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邹原老师是今年郑州49中新进的大学毕业生,她讲的汇报课是七年级历史学科《北方民族大融合》。邹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引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动荡,用图片展示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长期与汉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黄河流域大民族融合成为趋势。邹原老师口若连珠,生动讲解了孝文帝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历史背景。通过引入史料“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对迁都原因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和细致讲解。邹老师还通过谐音记忆“都说幸福婚礼制”,(迁都洛阳、该说汉语、改用汉姓、与汉族贵族通婚、学习汉族的礼法、采用汉族的官制和律令)巧妙地加深了学生记忆并强化了知识要点。整堂课安排张弛有度,穿插应用错落有致,起承转合严谨自然,颇有大将风度。
刘鸿儒老师亦是郑州49中英语组的新秀。刘老师的教学思路是:通过优美的英语月份歌导入新课学习月份和对基数词的回忆复习,学习序数词1st-10th。她独具匠心地安排了报数数字游戏练习序数词。并且通过对古今中外重要节日的提问,以及对班级同学生日的询问,来练习日期的表达。整堂课下来,刘老师始终带着能够化解冰雪的笑妍,和颜悦色,使上课的学生,观课的老师赏心悦目,如坐春风。
郑州49中的新教师汇报课活要求老教师要为所带徒弟写出鉴定和评价。新教师要积极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并虚心听取老教师建议和意见,写出教学反思。课后,两个教研组又都认真开展了评课教研活动。历经秋风的萧瑟,冰雪的寒彻,带着夏日的阳光一路走来的青年教师尤其是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在学校领导的精诚关爱下,在教务处的有效督导下,在老教师的悉心引领下,不仅明确了工作方向,砥砺了业务水平,而且圆润了教学艺术,坚定了课程改革的信仰,步入道德课堂的殿堂,尽享道德课堂的自然和谐、大道流行之美。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