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道德课堂诊断专家组成员深入郑州12中课堂
课后,专家组成员与郑州12中教师座谈交流。
《中国教师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张志博与12中教师共同探讨对道德课堂的认识
《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高效课堂研究中心主任刘爱军主任解答教师疑惑
郑州12中教师谈自己对新课程流程的理解
为进一步推进道德课堂深入发展,加强切磋交流,共同探索本真教育。6月13号下午,郑州市道德课堂诊断专家组成员《中国教师报》河南记者站站长张志博、《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高效课堂研究中心主任刘爱军在学区长孙国岩的陪同下来到郑州12中,深入课堂、深入教师了解了道德课堂模式和理念普及与推广情况。
下午第一节课,专家组随机听取了史克威老师执教的化学试卷讲评课,课上,史老师熟练操作班班通、使用电子白板,内容明晰的导学案、异彩纷呈的多媒体展示,充分激活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课后他说:“在课堂教学中,我能够少说甚至不说,让学生在参与和实践中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过多地占用课堂浪费学生的光阴也是不道德的”。
课后,专家组成员与该校十多位老师进行座谈交流。座谈会上,老师们针对“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习题讲评课中”、“怎样找到适合学生学习水平的学习方法”、“对道德课堂流程的理解”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老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针对学校道德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所得、所困和所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专家组针对学校在道德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张站长从道德课堂的起源详尽而生动地揭示了其含义,指出了课堂改革的三个支点,即:一是课堂结构、二是小组建设、三是导学案。同时为该校如何更好的实施新课改指明了方向,张站长说落实好课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校长要有胆大心细的作风、二是领导干部要团结合作、三是教师要具备较好的专业素养。座谈会气氛热烈,参与座谈的老师深受启发。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郑州12中一直在不断思考本真、成功教育的真谛,不断向课改先进校学习,努力进行不懈的探究实践,积极尝试把学校教育发展成符合课堂规律、教学规律、认知规律、成长规律的闪耀着人性光辉、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功的教育,以“自主导学”为教学模式的“教室课堂”,以校本课程、学生社团、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为特色的“校园课堂”,以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专题性研究学习为拓展的“社区课堂”共同组成的“道德课堂”课程结构模式,让学生过“道德”的课堂生活,让中学岁月成为学生人生最重要的奠基阶段与终身美好的记忆。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