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亚娟老师讲座
昝亚娟
与会老师认真听讲
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近日,郑州十六中老师昝亚娟就以《大力投身教育教研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为题,与郑州市广大一线教师深入探讨了教研工作、教师成长与科研实践等问题。
“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道路上来。”作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昝亚娟老师多年深入教研工作,成果显著,曾经发表教学论文数十篇,在英语教辅刊物发表稿件1000多篇,主编和参编教辅60多部,并先后受邀到河北省保定市、石家庄市、甘肃省兰州市、河南省的平顶山等地做专题报告,与当地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你不上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讲座上,昝老师首先强调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表示教研工作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中小学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需要。与此同时,昝老师也以教师即研究者为教育科研理念,站在课题研究的角度上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道路:“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即教师的成长道路应为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研究教学过程及研究教育教学三个阶段。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实践中走向教研的幸福之路呢?昝老师给大家开出的良方是,首先要博览群书,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是积累知识,夯实基础;再次是深入反思,吸纳经验;最后还要多写作,提升研究能力。此外,在讲谈中,昝老师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一些心得体会,她说:“编写教辅资料和高考模拟试题,既能使我始终保持在本专业科研的最前沿,把握高考的命题导向和设题技巧及方法,又能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积累科研的经验,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增加了活力,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科研离我们并不遥远,科研就在我们身边。”在昝老师鼓励大家多做课题、投身科研的同时,与会的许多老师也纷纷表示在此次讲座中受益良多,认为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应该不断学习,总结经验,在使自己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成为教育科研的专家,克服自己的片面性、滞后性,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