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65.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66.半导体及其应用.超导及其应用 67.电阻的串联、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 68.电功和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69.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70.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多用电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九、磁场
内 容 要求 说明
71.电流的磁场 72.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地磁场. 73.磁性材料.分子电流假说 74.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75.磁电式电表原理 76.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77.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Ⅰ Ⅱ Ⅰ Ⅱ Ⅰ Ⅱ Ⅰ 1.安培力的计算限于直导线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2.洛伦兹力的计算限于v跟B平行或垂直的两种情况
十、电磁感应
内 容 要求 说明
78.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79.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 80.自感现象 81.日光灯 Ⅱ Ⅱ Ⅰ Ⅰ 1、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L垂直于B、v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不要求判断内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十一、交流电流
内 容 要求 说明
82.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原理.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最大值与有效值,周期与频率 83.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84.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 85.电能的输送 Ⅱ Ⅰ Ⅱ Ⅰ 只要求讨论单相理想变压器
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内 容 要求 说明
86.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 87.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88.电视.雷达 Ⅰ Ⅰ Ⅰ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内 容 要求 说明
89.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90.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9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角 92.光导纤维 93.棱镜.光的色散 Ⅰ Ⅱ Ⅱ Ⅰ Ⅰ
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内 容 要求 说明
94.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95.光的干涉现象,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96.光的衍射 97.光的偏振现象 98.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 、γ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99.光电效应.光子.A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00.光的波粒二象性.物质波 101.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Ⅰ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内 容 要求 说明
102.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103.氢原子的能级结构.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104.氢原子的电子云 105.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β射线、γ射线.衰变.半衰期 106.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其应用 107.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108.核能.质量亏损.A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109.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核反应堆 110.轻核的聚变.可控热核反应 111.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十六、单位制
内 容 要求 说明
112.单位制.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小时、分、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升、电子伏特(eV) 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十七、实验
内 容 要求 说明
113.长度的测量 114.研究匀速直线运动 115.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16.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17.验收动量守恒定律 118.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19.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20.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2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22.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23.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24.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25.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126.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12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28.练习使用示波器 129.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30.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31.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点器、弹簧测力计、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 3.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不作要求
Ⅲ。命题要求
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
三、题型
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计算题、简答题等题型。
四、内容比例
物理、化学、生物3科的内容比例约为40%、36%、24%。
五、试题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六、组卷原则
试题主要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