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1、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变化: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春秋战国时期)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春秋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在井田之外出现大量私田。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A、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D、精耕细作。
2、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主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生产不计成本、产品比较精美。
(2)主要成就:
冶金技术冶铜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
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西周晚期: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
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制瓷业发展过程商代:出现原始瓷器;
东汉:技术成熟,青瓷、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往国外;
宋代:瓷窑遍布各地(五大名窑);
元代:制瓷中心景德镇,出现青花瓷;
明清:瓷都—景德镇,青花瓷、彩瓷、珐琅彩
丝织业距今五六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
战国时期:棉、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汉代:丝绸之路
明清:进入鼎盛时期(1)丝织中心—苏州、杭州
(2)民营丝织业兴盛(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第四、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第五、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第六、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