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重点高校对农村生源比例一直闭口不谈。2013年,北京大学首次公布了该校的农村生源比例:2013年北大共招收3145名本科生,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14.2%。
高等院校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偏低,是近年来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现实比人们想象的更加残酷,北京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仅为14.2%,即平均每7名本科新生中只有1名农家子弟,而这个低得可怜的比例,还是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结果。据北大招办介绍,近两年,北大农村生源比例以每年2到3个百分点的速度上升。这就是说,在两年以前,北大的农村学生仅占10%左右。
北大农村生源比例上升,应主要归功于国家的强制性政策。去年,国务院要求重点高校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投放1万名招生计划,今年,这一定向招生规模增加至3万名,覆盖所有国家级贫困县。
但这显然远远不够。在某种意义上,名牌大学农村生源比例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到了何种程度。北大农村生源仅占14.2%、城市生源高达85.8%,这是城乡教育鸿沟的表征,把城乡教育差距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城乡教育的巨大落差不只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三农”问题、城乡均衡发展问题。
因为教育资源不均,城乡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距在逐渐拉大。近十多年来,名牌大学在招生时越来越“嫌乡爱城”,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在自主招生过程中将目光瞄向城市的重点中学,农村学生很难获得机会,而且综合素质考评以城市学生为本位,城市学生会唱歌、跳舞、绘画叫素质,农村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坚强却不叫素质,自主招生这条升学通道基本上与农村学生无缘。其二,在高招名额分配上存在地域歧视。比如,今年上海高考人数5.3万人,北大、清华共在沪招生136人,河南考生人数71.63万人,北大、清华共在豫招生225人,算下来,上海考生上北大、清华的比例是河南考生的8.16倍。河南以农村考生居多,上海以城市考生居多,如此,名牌大学的农村生源比例自然低得可怜。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