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健全保障机制,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参与和非义务教育家庭合理分担”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断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实现所有学段全覆盖。继2012年达到中央核定我省财政教育支出占比目标后,2013年全省财政教育经费超过15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继续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比例。向各市、县(市)下达本级财政依法应达到的财政教育投入占比要求,并对各地、各校的教育投入进行绩效评估。在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免费的基础上,实行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部分地区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建立健全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辍)学”的目标在江苏已经实现。随经济社会发展,适时调整非义务教育学校学费标准,继2013年调整民办高校学费后,2014年对公办高校学费作了调整。改善办学条件。以硬件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创建,98个县(市、区)通过省级评估。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2013年全省开工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930所,2014年将继续新建、改扩建400所。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出台《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标准》。全省累计加固改造、新建重建中小学校舍4462万平方米,完成344片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建设。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加强“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启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推进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源覆盖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推进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全省实现所有教育机构、学生和教师数据入库。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广泛应用,有力助推了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
教育要发展,改革是动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教育现代化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教育信息化和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为着力点,以加大投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创新体制机制和营造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保障,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