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融资、生源双重困局 民办高校未来3年迎破产高峰?(3)

2013-04-10 08:0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当然,办大学需要条件——合格的师资队伍、一定的规模等等。充分的资金是一个必要条件,有资金也就有了固定的土地,才有校舍,才能有规模。

  周星增采取了“主动出击”的战略,先将500万元打到教委的账上,教委的正式批文还未下达,周星增便已与康桥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协议,征地438亩,欲投资4亿元,创办上海建桥学院。

  “当时办学校多是租地,我们在1998年就是租的,教育用地只有公办学校才可以划拨。”王浩说。

  这就出现了另一个疑问,民办教育的用地应该以什么价格给投资者?如果给民办教育投资者教育用地,又该以什么方式合作?

  最终还是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周星增成立了公司,以公司的名义签约。而土地,最初还能够作为公司的资产抵押贷款与再融资,而贷款全部用于学校硬件与软件的建设上。

  不到一年的时间,上海建桥学院一期工程全面竣工,6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教学大楼、学生公寓、综合服务楼等设施一应俱全。“软件”的师资队伍建设得也不逊色,开设了14个热门专业。

  谈起初始岁月的“艰难”,周星增更多的是感激。“虽然我们的贷款不多,但在民办教育逐步探索的过程中,政府的支持是无法抹杀的。”

  而这种模式也成为民办教育的主要运营模式之一,吸引着诸多投资者进入民办教育行列。

  从1998年到2006年,可以说是民办教育最辉煌的8年。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78所,民办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280余万人。

  从模式到监管不成熟

  正是在扩招的拉动下,王浩创办的学校在2001年,招生人数就从最初的63人增加到了上千人。而有了规模后,其运作方式与周星增相似,终在2004年前后,其在上海拿到了140亩民办教育用地,但王浩并没有周星增最初的那份“幸运”,土地并不能抵押贷款。

  在一些投资方撤出后,无奈之下,王浩将自己与家人的所有房产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来维持学校整体的投资与建设。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