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融资、生源双重困局 民办高校未来3年迎破产高峰?

2013-04-10 08:06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在经历了15年市场洗礼之后,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民办高校显露出了不寻常的“疲态”,融资难成为棘手难题,而民办高校投资也走到了一个捉摸不定的十字路口前。

  上述“疲态”须从3月1日全国工商联举行2013年提案新闻通气会上说起——民办高校的提案甚至上升到修法层面——通气会上称,将提交关于适时修订《担保法》,帮助民办学校解决融资困难的提案,并建议创新民办学校担保方式。

  随后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锡华集团董事长张杰庭提交提案称:“由于缺少政府公用经费的支持,加上民办教育融资渠道的匮乏,民办教育对于资金的渴望,是公立学校难以想象的。”

  再至3月9日上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听取人大代表发言,就在代表们发言即将结束时,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光宇又向李克强讲了关于民办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此背后,自1997年10月1日国务院颁发《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来,中国民办高校投资情况又如何?以两会为线索,《第一财经日报》调查显示,因存在制度瓶颈以及现实挑战,民办高校投资前景堪忧。

  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个人判断是,如果国家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太大变化的话,未来2~3年,将会是民办高校"破产"的高峰期。”在对本报记者说此番话时,上海建桥学院董事长周星增带着某种苦涩。

  尽管这只是周星增的个人预言,但现实并不容乐观。

  公开数据显示,教育行业的投资在经过2008年的高峰——31起融资案例、6.3亿融资规模之后,在 2009年便已陷入低谷,虽然2010年和2011年,中国民办教育行业融资案例数量和融资规模再次呈现上升趋势,但主要还是来自教育培训领域,高校投资鲜有涉及。

  “近几年,民办教育新的投资几乎是停滞的。”上海另一家民办高校投资人王浩(化名)认为。

  而在张杰庭的提案中,则给出了进一步的现实困境答案。

  上述提案称,目前中国民办教育机构的主要融资渠道包括举办人投入、学费收入和结余、民间融资、风险投资和信贷融资。信贷融资应该是大多数民办教育机构主要的融资渠道,但这个渠道并不通畅。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