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供图
在全民微博的时代,老爸老妈们也赶起了潮流。为更好地掌握儿女的生活动态,他们纷纷创建微博并关注着儿女微博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少人道出实话:微博成了家长“监视”儿女状况的工具,以至于一些孩子在微博中大呼:“防火防盗防老妈!”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微博粉丝里也许就有爸妈在秘密潜伏着?如果有一天,你的父母也有微博怎么办?是关注、悄悄关注,还是拉黑?
■郭路路 本报记者 李益众
“前段时间我妈妈加关注看了我的微博,而且是在没有征得我允许的情况下,请问是不是违反了某条法律?如果违法了,会不会受到处罚?”最近,浙江省嘉兴市一名在校初中生咨询了这个问题。法律界有关人士认为,如果家长是通过不登录其用户名(即不用用户名和密码)观看微博内容,那么是不违法的,因为微博内容本身就是对外公开的;但如果是通过用其密码以及用户名登录查看,那么就是涉嫌侵犯个人隐私,可以要求停止侵权和赔礼道歉。
为什么孩子会把微博视为自己的私有领地,将父母关注、了解孩子生活和想法的渴望拒之门外?网络时代的父母如何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留一条通道走入孩子的世界
生活中是老师和学生,微博上就是两个拜仁球迷。
不久前,一对南京父女的微博对话被疯狂转发。小姑娘“@依旧莼白咖啡”在微博上美滋滋地罗列怎么“瞒天过海”:“老爸管得严,不让乱跑,不过山人自有妙计!出去唱歌,跟家里人说是去朋友家玩的!出去涮火锅,就说出门充话费!出去逛街,就说去营业厅交个网费……”很快有个“@山前老李”回复:“老实在家待着!!吃火锅、逛街必须由你妈跟着。”小姑娘很懊恼:“你谁呀?去死”。然后神一般的回复出现了:@山前老李”自报家门,说是李XX。小姑娘彻底晕菜:“爸!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是您啊。您怎么也玩微博了。汗!”
父女俩这段对话,短短几天内,被转发了几万次。网友们觉得幽默的同时,也不由担心老爸老妈会不会也潜伏在自己的粉丝群中,很多孩子暗自庆幸老爸老妈没有故事中的“老李”那么潮,并表示坚决不告诉爸妈自己的微博账号,更别说互粉了。
微博作为一种近两年才兴起的网络社交方式,孩子的接受程度比父辈高很多。在校学生多数拥有手机,便于操作,而且微博快捷、短小、图文并茂的内容及传送方式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对外界咨询、同学交往的需求。
专家介绍,目前,学生对微博的使用有四种模式:第一,人际交往。学生间的从众心理比较强,当身边同学在使用微博时,大家互粉是一个非常好的人际交流方式,彼此间有共同话题,还可以接触到原来不熟悉但用微博后发现原来兴趣点很一致的朋友;第二,接受信息。微博是一个高度公开的平台,发布信息、传播信息快速、广泛,对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空余时间又有限的学生来讲,微博是了解外界最方便的工具;第三,情感发泄。如果存心隐蔽自己,微博又是一个很私密的空间,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讲,有自己的青春秘密,不想让父母打扰,就可以在微博上倾诉自己的所思所想,只给自己信任的人看;第四,关注名人。微博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崇拜对象,只要关注了“他”或“她”,就能透过一条条微博去观察他的生活状态乃至思想,无论这个人是明星还是作家。
有着家长和教师双重身份的刘华英认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她说:“因为孩子是因你而来,不是为你而来,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品。父母不能强行霸占孩子整个空间和精神世界。只有留一间‘房子和通道’,我们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
_我还是支持拜仁”在现实生活中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名高三学生,但同时他也是一个足球迷,微博让他可以在繁忙的学业之外,通过关注一些足球杂志官方微博和一些足球评论员,见缝插针地了解最新赛况和球员信息。他和一位物理老师互粉,但两个人在微博上的一切讨论都围绕“足球”这个主题,有时他也会发一些关于学习和同学的牢骚,但老师从不评论。
_我还是支持拜仁”很认可物理老师的做法:“我和他的关系非常简单,生活中是老师和学生,微博上就是两个拜仁球迷,球迷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无所顾忌的,如果他摆出老师的口气,关系就没那么纯粹了。”
不希望父母打扰自己玩微博
有时候会开玩笑开得比较大,老爸老妈肯定接受不了,他们要看到那些话肯定又要教育我。所以我很小心地避免让爸妈发现我在玩微博,只在学校更新。
在面对会不会让父母加自己的微博这个问题时,_我还是支持拜仁”很肯定地说:“不会。爸爸妈妈觉得现在学习最重要的,看到我的微博会觉得我把精力都放在了足球上,肯定会生气,然后限制我再关注足球。但对我而言,足球也很重要。”
无论孩子在微博上是跟同学交流还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都不希望父母打扰。但对父母而言,正是因为了解这一点,他们才希望通过微博来了解孩子的方方面面。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初二学生陈子琦(化名)就很不情愿让父母关注自己的微博,他说:“微博是我跟关系好的同学之间私下交流的平台,我们之间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还有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时候会开玩笑开得比较大,老爸老妈肯定接受不了,他们要看到那些话肯定又要教育我。所以我很小心地避免让爸妈发现我在玩微博,只在学校更新。”
陈子琦是有前车之鉴的。小学的时候他的QQ账号是妈妈帮忙注册的,刚开始他没在意,经常跟几个好朋友在QQ上交流,讨论作业、游戏各种事情。然而有一次开完家长会,妈妈装作不经意地说:“张某某和你是不是玩得很好啊?今天开家长会老师特别表扬了他,周某某就一般,以后别尽是跟他讨论游戏。”这时,陈子琦才知道母亲偷看了自己的聊天记录。他很愤怒,后来自己另外申请了一个账号,并且坚决向父母保密。
陈子琦说:“如果爸妈加了我的微博,我说话就要收敛很多,感觉在学校也被监视着。”他说,身边同学都是和他一样的做法,感觉爸爸妈妈把自己管得特别严,学校的大事小情都想了解,但有些是他们不想跟家长讲的。
成都市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有一个学生在学校贴吧里明确地跟同学说:敏感话题到微博聊。该校教师周兴华说:“这是一个非常偏激的学生,她的很多观点都过于成人化、世俗化,到了相对‘隐蔽’的微博,简直就是口无遮拦,时常能误导很多同学。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担忧。”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