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规划纲要走进河南:改革创新推进教育科学发展(5)

2012-09-12 13:38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协调发展惠民——教育呈现新气象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树立办大教育的思想,既要做大教育蛋糕,充实教育资源,又要分好教育蛋糕,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必须强化服务,主动融入,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王艳玲说,河南着力绘好“两张图”,一张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图,围绕国家和省的重大产业办专业,实现学科和专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无缝对接”;另一张是学校布局变化图,根据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人口布局新变化,调整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布局。 

  河南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路非常清晰: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学前教育求普及;以创建先进县和达标县为抓手,义务教育促均衡;以深化新课改为抓手,普通高中强内涵;以示范校和特色校创建为抓手,职业教育抓提升;以学科专业建设和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为抓手,高等教育上水平。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中定位教育、发展教育,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6岁的吴明阳是荥阳市高山镇中心幼儿园周托班的学生,父母都在陕西打工。在这个幼儿园里,他不但能做游戏、看电视,还可享受冷暖空调,上学放学都有校车接送。小明阳的奶奶告诉记者:“每次他爹妈回来都说,老师真比爹妈还亲啊,孩子算是进福窝啦!”  

  但在几年前,河南的孩子上幼儿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入园难、入园贵”成为群众反映较强烈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河南省政府2011年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 

  为完成这一目标,省政府把学前教育工作列入对各省辖市和县(市、区)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与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签署目标管理责任书。2011年,全省利用中央财政学前教育资金8.7亿元、省财政1亿多元和各地10亿多元的财政投入,使学前教育发展力度和规模空前加大。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幼儿园发展到10304所,较上年新增2606所,新增幼儿学位85.54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5%,较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较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学前教育需求。 

  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热”、“大班额”问题,河南各地多措并举,成效初显。郑州市启动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通过“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联合办学”等方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补齐薄弱学校“短板”,仅2011年,全市就净增学位20290个。该市推进优质学校校长一律任被托管校、联合学校校长的“一人双岗”工作制,副校长每周四在托管校抓质量,周一回本校汇报的“4﹢1”工作制。同时,优质学校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课,薄弱校教师到优质学校听课并跟班辅导。此外,还建立了“市聘、局聘、校聘三级教师储备”制度,为薄弱学校选聘了467名来自北师大等院校高质量的免费师范生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 

  作为一所薄弱校,过去,郑州十三中的校长每学期开学都为生源不足发愁,好不容易招来了,上几天课又转走了。在与名校郑州二中联合办学之后,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报名第一天400个学位就全部爆满。通过“年级融合,班级捆绑”,热点学校二七区陇西路小学从每班80名降至60人以下,中原区伏牛路小学每班人数控制在50人左右。 

  平顶山市在城区确定了8所学校为“控制班额示范校”,从起始年级严格控制班额上限,对成效显著者每校给予50万元奖励。在地处深山区、南临黄河的济源市下冶镇,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塑胶跑道的操场、网络畅通的多媒体教室,都让昔日的“泥孩子”享受到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河南,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应入尽入”,2011年秋季学期,全省农民工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率达到99.9%。 

  建设中原经济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人才支撑必不可少,高等教育担在肩头。为此,河南优化高校布局,在各省辖市均设置了高校,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8所高校相继实现了省部共建,提升了办学实力;启动重点学科、特色专业提升计划和高校协同创新计划,2011年增设专业385个,今年又新增专业141个,高校成为创新的主力和智力高地。 

  各高校把科研创新和服务的目标瞄准了区域经济建设。郑州大学先后与商丘市政府、安阳市政府、新飞集团、宇通集团等200多家政府、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了多种模式的产学研联盟。河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联合建设的“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组建,标志着河南省在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河南农业大学与花花牛集团、众品集团、三高集团等联合建立了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共同开展研究,成果共享。河南理工大学与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美国西弗吉尼亚矿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围绕瓦斯治理、煤矿灾害防治等方向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协同发展的转变,推动了煤炭工业科技进步。 

  2011年,河南高校共承担科研项目1万多项,争取经费15亿元,29所学校获48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9项。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召开后,河南高校抓质量的信心更足了,协同创新的方向更明了。各高校正立足河南实际,发挥各自优势,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在河南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教育正以矫健的新姿,策马扬鞭奔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相关链接 

河南教育概况

  至2011年底,河南省有各级各类学校6.6万所,教育人口2933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28.1%。其中,在校生2794.6万人,教职工138.7万人。全省有幼儿园10304所,在园幼儿282.21万人,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为55.5%。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24万所,在校生1560.87万人,教职工82.13万人。普通高中792所,在校生189.51万人。中等职业学校874所,在校生184.7万人,中职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51.28%和49.36%。普通高校117所(其中本科院校47所,专科院校70所),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236.9万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50.0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4.63%。 

  《中国教育报》2012年9月12日第1版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