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科目剖析 热 ★★★
历史学科科目剖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59 更新时间:2008-10-31 14:14:31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已推行三年,《方案》的实施,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它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创设了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历史组全体教师贯彻落实《课改指导意见》的实施步骤,全面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体系,制定学校课程计划,进行选课指导,转变教学及学习模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在相互学习中共同开发利用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但新式教材版本多,教材与教辅有不少脱节之处,教材内容繁杂,课时不足,也给教者带来了的忧虑。
我们历史组共有六位专业教师,本科学历,担负30个教学班的历史课任务,绝大多数教师能依据新课标精心组织教学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三维目标的达成度。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习历史的一般过程与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的意识;利用历史课的特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对学生的必修课每个模块分36个学时,2个学分,共108学时,6学分。选修课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学生依据兴趣,选修两个模块,《中外改革》和《中外历史人物评价》。对学生学分的评定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任课教师评定,班主任评定,学科组参与及学分指导委员会意见等科学评价,每学年认定一次。
为了提高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学校教务处和教科室的指导下,本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校本教学计划、课改教学计划及学期工作计划。每学期抽出两名教师兼任校本教材教学(自编教材),定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考究地方史等。积极参与新课改的研究工作,参加市、区局组织的基本功大赛,听名校高质量的示范课和参加教研活动,校内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开一节公开课、示范课或研究性课题,做到有课必评。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规定每人每学期至少发表或获奖一篇文章,申请一个市级课题课题研究,在这方面徐福生老师老师成效显著。开展全员集体备课,定人、定时、定内容;每期设立主备人一名,他人修补,组内把关的“三级备课”。鼓励教师进修学习,如于洁老师进修研究生。
依据新课标,适时适量规定学生作业数量,以专题为单位布置一次作业;每学期有两次考试;期中市区六校联考,期末参加全市统考,,考试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学分评定由学生自评、互评,任课教师意见三级评定,最后由学科组认定。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图书馆,音像资料、互联网及利用当地文物编写的校本教材。利用这些资源,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制定了一套科学评价标准,定期检查教案,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严格执行备、上、辅、改、考、评、研等教学程序。对教师的评估执行了学生测评,教师自评、互评,教研组意见和学校终评的方法。对学生的评定,不以考分为唯一依据,而以综合评估,实行学分认定等方法来检测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对本组教师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给予了肯定。
新课下的历史教学给学校注入新的生机,充分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自主性,教与学相得益彰,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
文章录入:user 责任编辑:user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