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文理 > 历史科目 >

扶风高中,扶风中学,扶风县高级中学,陕西省重点中学,(5)

2012-07-30 05:0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材料二  2005年12月29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162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决定: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样,从2006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农业税。延续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从2006年成为历史。

                                       ——据2005年12月29日新华社电讯编写

材料三 由于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又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大量的可耕地被征用去建造房屋、道路和停车场;在中国北方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原因是干旱缺水造成粮食减产。另外一个原因是农民不愿意种粮,更愿意生产水果、蘑菇等经济作物。中国生产这些有着较高附加值,需要大量人工的农产品有利于出口,还需要使用大量粮食生产肉类,满足消费高,人口日众的城市居民的需求。

                                            ——莱斯特·布朗《谁来养活中国》

材料四 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斯大林一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高中教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和影响(16分)

(2)结材合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增收减负的重措要施。(4分)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析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6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苏联为增加粮食产量采取什么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答案](1)变化情况: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南方耕地面积逐渐超过北方。(2分)增加的原因:人口的增加和政府鼓励垦荒;人们向山要地、围湖造田和一些贫瘠的土地被利用。(4分)    南方超过北方的原因:北方人口南迁;统治者奖励垦荒;北方自然条件恶化耕地面积减少。(5分)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缓解人口和耕地矛盾,促进南方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5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4分)

(3)耕地面积的减少;国家政策上的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对粮食生产的冲击。(6分)

(4)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2分)影响:为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农民的积极性受挫,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4分)

 

7. 1840年鸦片战争后,振兴中华、复兴民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变法的迫切性,康有为认为,甲午海战之后的中国已处在“覆屋之下、漏

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四万万民众为奴隶、为牛马、为犬

羊,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上海版《拓展型课程高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  “振兴中华”中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894年11月24

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程》,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在兴中

会章程中痛心地写道:“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

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存厦之将倾。”

——金冲及《辛亥革命: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材料三  1941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的“宣言”中说:“四年以来,全国军民

奋起抗战,不顾牺牲,不怕困难,前仆后继,再接再厉,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度过了许多的难关,卒能使敌寇胆寒,环球心折,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产生了新中国的雏形。”

——王桧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若干问题研究》

材料四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央视政论片《民族复兴》解说词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变法的原因。(2分)维新变法在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中起到了哪些作用?(4分)

   (2)孙中山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功绩是什么?(3分)其革命实践留给我们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3分)

   (3)为什么说抗战胜利“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基础”?(8分)

   (4)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的理由是什么?(10分)

[答案](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2分)作用:变法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

情和民族精神;启迪了广大民众的思想,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

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

(2)功绩:领导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

和国,民主政治取得初步成果,实现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3分)

    精神遗产: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自强不息、

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③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④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