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道理很简单—学业考试方案出台后,A等比例有20%左右,而从考试样题来看,也难以符合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多数学校认为学业考区分度太低。因此,原本2010年就该出台政策终结高校自主招生“各自为政”的情况,并没有如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期望的那样得以改变。
“时至今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究竟是哪种类型的测试仍然没有明确。”一位参与过学业考方案设计的大学教授说,之所以几年下来都争论不休,是因为教育界对于高中教育本身的定位,看法也不一样。
一环套一环,高中定位存争议,考核方式自然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
高中教育到底是大学人才培养的“后备军”,还是培养高素质的公民?这位教授说,如果是前者,那么高中就是一个选拔教育的过程,学业考试也必然如此。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学业考试就是一个达标测试,必须让90%的学生毕业,且更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素质是否全面,基础知识是否合格。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学业考试的设计方案。
目前,学业水平考试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实施。记者获悉,考试区分度不够,是不少省市的学业考普通存在的问题。
一位沪上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该校曾经打算使用江苏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替代笔试成绩,但最终发现根本无法区分学生的学业水平。“即便是全A的考生,也未必达到了大学选拔的要求。”比如,一些理工科的高校希望能够招到理科方面特别有天赋的学生,或者以语言为特色的高校希望招收到有语言天赋的学生,因此一些高校在大学自主招生时,笔试分数实行分类统计。除了总分较高的学生外,一些偏于理工科的院校还会单列数理等单科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在高校的这种需求面前,学业考成绩缺乏说服力。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