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现在还有这么纯粹的学雷锋行动,真是令人肃然起敬。”一名高校学生听完“编外雷锋团”团长宋清梅的讲述,对一名多年如一日免费接送残疾人的老兵印象深刻。
学雷锋志愿者团体——“编外雷锋团”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事迹报告会,团员代表以亲身经历介绍了“编外雷锋团”立足本职、传承雷锋精神的动人故事。河南省以此为契机,将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编外雷锋团”是河南省邓州市的一张道德名片,号称“一城风景半城雷锋”。1960年8月,560名邓州籍青年入伍到沈阳军区,与早一年入伍的雷锋在同一个团,对雷锋事迹耳濡目染,有的与雷锋交往密切。退伍还乡后,他们始终把“雷锋战友”作为最高荣誉,努力在各自岗位上践行雷锋精神,并组建了“编外雷锋团”。
半个世纪以来,这些雷锋战友们就像一颗颗种子,撒在哪里,哪里就绽放出雷锋精神。并且把触角延伸向全社会,目前“编外雷锋团”团员发展至近5000人,涵盖21个行业78个岗位、10到80岁各个年龄段,累计为社会做好事80余万件。邓州城里有民谚赞美他们:做的好事就像天上星,看得见,数不清。
当天,聆听“编外雷锋团”报告的包括河南省直机关、郑州市直机关党员干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部分省管企业干部职工及高校师生等1200人。
据了解,河南省相关部门已制订工作方案,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丰富学雷锋的内容形式,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员都吸引到传承雷锋精神的活动中。(完)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