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座谈会现场。本报记者 张学军 摄
本报北京11月20日讯(记者 梁杰)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中国教育报今天邀请部分高校、中小学、中职学校、幼儿园代表,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座谈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六项任务之首,凸显了党对教育工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也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出席座谈会的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北京语言大学党委书记李宇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北京黄庄职业学校校长王彦荣,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长强新志,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瑞芳,北京第一幼儿园园长冯惠燕。
谢维和认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发展应该奉行的基准,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挑战,包括三层含义,即基本教育机会的供给、教育资源的分配体制与机制,以及教育的质量让人民满意。“办人民满意教育就是要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强新志说,这就要求充分体现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让孩子都能上好学,让孩子都能健康成长。郑瑞芳认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美丽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仅是让社会、家长满意,也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和老师满意,让孩子喜欢上学,让老师乐于教学”。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瞿振元说,这对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石中英认为,与世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必须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李宇明认为,新时期的高校应以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为目标,让现代大学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彦荣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为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了宏伟蓝图,也坚定了我们办好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职业教育的信心。”“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我们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冯惠燕说,离这个目标实现还有8年的时间。“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为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奠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幼儿园。”
座谈会由中国教育报总编辑翟博主持,中国教育新闻网对座谈会进行了网络直播。
《中国教育报》2012年11月21日第1版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