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主招生硝烟四起,各路参与招生的高校已开始擦拳磨掌,抢揽人才。9月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制”开始遴选学校,10月中旬,湖南大学率先出台2013年自主招生新政,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正在高校中发酵,天津大学带头的“卓越联盟”正准备有大动作。
始于2003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今年已是10年后的第一个开年。在11月2日,2012年第十一届全国重点中学校长论坛上透露,教育部将对2013年自主招生考试科目进行改革,减少考试科目,具体方案预计11月底向社会公布。2013年自主招生及未来的自主招生路,到底该如何走呢?一些专家经过多年对自主招生的观察和研究,回顾、梳理了这10年自主招生的发展路,提出了趋势预测,希望对关注于自主招生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一、揭开自主招生的面纱——你所不知道的自主招生
1、名校大集合,参加院校都很牛
参加自招招生对于高校和学生来说,是个双赢的过程。一方面高校可以招揽到适合于本校培养模式的优秀生源,另一方面也让优秀的考生,尤其是一些特殊才能的考生提前赢得降分提档资格,从而增大了进入名校求学机会。
能参加自主招生的院校本身就是一次实力的佐证,在全国112所“211工程”院校中,已经有75所参与到自主招生中。在39所“985工程”高校中,除了三大一小四联盟中的27所高校,再加上“单飞”的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以及湖南大学,一共有30所,已占到了985高校中的绝大部分。由此可见,要想本科读名校,参加自主招生已是一道绕不过的弯。而名校中集聚的优势又不容小视。例如,中国常青藤大学(C9)高校已全部参与到自主招生,这9所大学虽然数量不到全国高校总数的1%,但年度科研经费、两院院士以及国家重点学科拥有量等关键指标却占到全国高校30%—40%的比例。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