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指出,多年来,各地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力推进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但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要以中小学为重点全面加强学校体育,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初步配齐体育教师,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
意见要求,各地要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要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要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方案,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科学安排体育课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让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要加快教师结构调整,多渠道配备好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养体系,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工作。到2015年各地要对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一轮培训。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对体育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等,要纳入教学工作量。
意见提出,各地要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国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逐步达到国家标准。大力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向青少年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
根据意见,各学校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有关情况向学生家长通报。各地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学生日常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体育运动能力以及体质健康状况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要切实保障学校体育经费,合理保证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联合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并将督导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30日第1版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