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中国民生发展报告》发布 教育期待差异在哪?(2)

2012-08-13 10:0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统计显示,全国有89.5%的孩子参加辅导班(包括家教),平均每周用时为9.8小时。西部地区样本少儿参加辅导班的比例最高,达95.2%,但周平均用时却是最少的,仅为每周8.0小时。中部地区样本少儿参加辅导班的比例最低,为86.3%,但周平均用时却是最多的,为每周10.6小时。女性样本少儿相比男性样本少儿更多地参加辅导班(差距为2.5个百分点),但男性样本少儿的周平均用时(10.4小时)多于女性样本少儿(9.8小时)。

  八成父母希望孩子读到本科,而只有四成孩子有同样的期待

  对孩子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父母和孩子有着不同的期待。调查显示,父母更期望孩子从事有固定收入的平凡职业和受人尊敬的职业,最不希望孩子选择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职业和自谋职业。而儿童则期待是为社会服务的职业、受人尊敬的职业。

  表五 分性别的少儿对自己未来的教育期待(单位:%)

  性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不必读书 合计

  男 3.3 12.0 25.8 8.8 38.3 3.1 8.0 0.8 100(1200)

  女 2.3 7.5 22.3 9.8 47.3 4.8 5.3 0.7 100(1100)

  合计 4.0 9.8 24.2 9.3 42.6 3.9 6.7 0.7 100(2310)

  从全国范围看,接近八成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本科以上,其中本科为53.3%,博士达到了21.0%,表明了中国父母对孩子高学历的期待。其他学历水平的比例相差不大,只有0.9%的父母分为孩子不必读书。分性别来看,女孩父母希望孩子读到本科及以上的比例低于男孩,特别是希望女孩读到博士的比例18.8%和男孩父母选择的比例23.0%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我国存在对男性高学历的偏好。

  表六 分少儿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教育期待(单位:%)

  性别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 硕士 博士 不必读书 合计

  男 4.0 2.4 7.3 5.6 53.6 3.5 23.0 0.6 100(1288)

  女 3.9 3.6 6.2 7.8 53.0 5.4 18.8 1.3 100(1105)

  合计 4.0 3.0 6.8 6.6 53.3 4.4 21.0 0.9 100(2393)

  从样本少儿对自己未来的教育期待来看,他们希望自己读到本科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2.6%,希望读到高中的次之,为24.2%,选择其他受教育程度的比例差别不大。和父母的教育期待相比,孩子对自己教育水平的期待明显更低。分性别来看,女孩对自己未来的教育期待要高于男孩,主要表现在希望读到本科的女孩比例(47.3%)远高于希望读到本科的男孩比例(38.3%)。比较发现,表现在教育期待上的性别差异,父母一代和孩子一代正好相反。(陈敏燕)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