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廉政教育之窗第十二期(2)

2012-08-02 11:19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你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你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

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十金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以廉为宝,这是子罕的廉洁,“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拒受黄金,这是杨震的廉洁。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精彩地诠释了廉洁的内涵,他们所关注的是国家的安稳,百姓的困苦。廉洁不仅体现在对本人的影响上,对一个国家的腾飞、民族的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翻开历史,回顾过去,国家的兴盛无不与政治廉洁有关。唐太宗能注重吏治,使得贞观时期政治开明,为后来唐朝的强大打下良好的基础。明太祖对贪污贿赂的行为严惩不怠,换来了明初的兴盛。与此相反,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贪官横行,政治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最终被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推翻其统治。

在中国教育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教育界廉洁立身的典范。在《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句话“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一生育人无数,兴办私学有教无类,选择学生不问贵贱。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想,正是因为孔子的廉洁立身,这才奠定了他在中国教育史上不可逾越的地位。

为师当如孔子。要成其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认清什么是廉洁教育。

廉洁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是一种成材教育,是一种关乎公平、诚信和人文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提出了“礼、义、廉、耻”道德观,到了宋代,又有了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并成为中华的传统美德主要内容。2006年,胡锦涛同志更为我们指明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取向,这就在规范社会主义道路上,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划定了一条准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更应该把传统的 “礼、义、廉、耻”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取向结合起来,当教师作为一个群体都认清了廉洁教育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必要性,整个社会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也必然会达到空前的统一。

其次,理解开展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从大的方面而言,治国如此,从小方面而言,做人如此,落实到切实行动中,办学更是如此。教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塑造。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所担负的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人类将来发展方向是真、是假,是善、是恶,是美、是丑,是强、是弱的不同道路间的抉择,责任可谓大焉。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教师廉洁自律,则学生定然见贤思齐,克己修身,必然大智大勇,必成国之栋梁。反之,则整个教育系统无心治学,贪欲横流,教师之威信扫地,民族之复兴无望矣。一正一反,天壤之别。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有云:少年强于欧洲则国强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而我少年之繁荣昌盛必赖教师之苦心教育传其知识,廉洁自律塑其人格也。为何开展廉洁教育,其势明矣。

再次,如何开展廉洁教育。

我想,要开展廉洁教育,主要是坚持不贪、无欲。“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培养国家需要和时代需要的人才,作为一名老师,在选择这个行业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把培养人才作为了毕生的事业和追求,而不是追求金钱和利益。欲栽大木柱长天,看到我们亲手培养出来的学生德才兼备,学有所成,为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不懈追求,在风云激荡的国际舞台纵横捭阖,身为人师,其喜莫过于此,通过廉洁教育所得的回报,又何止胜过金钱、物欲千万倍!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我们的使命所在,快乐之源。

廉洁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可以随时照出你脸上的秽迹,不整的衣冠。廉洁是一座温馨的小屋,可以带你迎接明媚的春天,遮蔽风雨。廉洁是一泉甘甜的清水,可以永远给你指引无私的路,幸福的生活。

廉洁奉公,如金子般宝贵。身正为范,廉洁为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我义无返顾,我坚信,在教育这片广阔的天空里,我能打开自己人生崭新的局面,能做一名公正廉明、赞誉满载的施教者,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背负起建设民族灵魂的重担,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