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指导郑州九中课堂教学

2013-05-23 19:22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陈玉琨主任(左一)、田宝宏校长(左二)在认真听课

气氛活跃的课堂

陈玉琨指导郑州九中历史课堂教学

  5月22日上午,郑州九中历史组在得中楼五楼演播室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题研讨课。此次课题课名称是《孙中山与中国近代化》,由高三教师尚美珍主讲。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对此次课题研讨课做了精彩点评。

  尚老师的这节课是九中历史教研组《郑州九中史料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题下的一节课题研讨课。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分别为:“孙中山一生思想的三次转变”、“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和“评价孙中山先生”。为达成此三个环节的学习目标,本节课在内容安排上以四组史料为中心,设置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史料典型且丰富,问题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在学习方法上,本节课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总结为辅。整节课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效果良好。

  课后陈玉琨教授、高全套教研员以及各位专家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刻全面的点评。陈玉琨高度赞扬了郑州九中历史教研组在构建具有九中特色、适合九中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上所做出的努力。陈教授认为,中学教育常常提及的“减负增效”是可以做到的。具体到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在“合作探究”和“练习反馈”的针对性上着力下功夫。“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练习反馈”不仅能够对学习目标的完成做出检测,而且能够巩固所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完成学习目标。由于高考出题通常是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的,所以陈教授强调无论是“练习反馈”还是“合作探究”都应该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内容设置,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高全套教研员认为,本节课从学生的小组合作和发言上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这表明教师具有很强的课改意识;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测,具有很强的目标意识;教师在各个细节上都非常到位,具有较强的规范意识。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