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校园广角 >

郑州19中举行主题为“桃李四月话孝恩”的陇海讲坛

2014-04-08 17:16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郑州19中举行主题为“桃李四月话孝恩”的陇海讲坛 

语文组王婵婵老师担任主讲人

 同学们认真听讲座 

    桃李四月,柳絮纷飞,为了传承中国传统孝文化,以孝激发感恩之心,弘扬生活正能量,郑州19中陇海大讲堂于2014年4月3日举办了以“桃李四月话孝恩”为主题的中华孝文化讲座,语文组王婵婵老师担任主讲人。曾涛副校长和李民强主任出席了此次讲座。来自高一年级的200名学生听取了讲座内容。

    此次讲座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强调“孝”;青少年如何去践行“孝道”。

    讲座在沙画艺术欣赏《父亲》中拉开帷幕。王老师王婵婵首先通过分析“孝”这个汉字上“老”下“子”的结构,揭示了“孝”所传达的血脉相承这一深刻内涵,指出一个“孝”字的创造不仅显示了祖先的智慧,更蕴含了他们的良苦用心。

    之后王老师又深入挖掘了宣传强调“孝”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点:(一)孝是人类的天性。这一点可从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孔孟、庄子的言论中找到有力的证据;(二)孝是我们心怀感恩的必然结果。在讲授的过程中,插入了以“母亲一生都为我做了什么”为题的激情演讲。演讲者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将母亲一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毫无保留的付出和不计回报的呵护娓娓道来,轻轻敲打着每一位听众心中最柔软的角落,让不少人潸然泪下。接着又在《母亲的临终告白》这一视频播出时让情感达到了高潮。会议室里欷歔一片,不少同学开始默默地整理起记忆里自己与父母的点点滴滴。

    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了践行“孝道”的具体方式。结合《弟子规》、二十四孝、《论语》等古代经典,梳理出两条基本要求:其一是孝顺要从和颜悦色开始。因为无论是《弟子规》里的“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还是《论语》中孔子阐述孝道时对“色难”的强调,都说明了晚辈对长辈保持和悦恭谨的脸色、尽力顺从的重要性。其二是孝顺不是交易。王老师特别提到对“父慈子孝”的误解。指出切不可把“父慈”作为“子孝”的条件和前提。当父母不能对我们有求必应,不能无限制满足我们的需求时,践行“孝”道才显得尤为重要。之后王老师还联系现实,警醒同学们对嫌弃父母无权无势、在物质要求不能满足时便心生埋怨、大学毕业后啃老等现象做出自己的反省和思考。

    流年易逝,仿佛刚刚才闻到清晨淡淡的花香,窗外已是黄昏,闭上眼,又闻到斜阳的味道。父母用他们的青春诺言浇灌我们的似水年华。而他们自己则从红颜曼妙到繁霜满鬓,从风度翩翩到伛偻独行。子女的梦想总是在远方,但当父母无法再跟上我们的脚步时,等待就成为他们生活的主题。所以不让父母等待,不让尽孝的心等待就是最大孝道。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此次陇海讲坛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通过走进文化经典、了解中国古代名人典故等形式,使广大师生受到文化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同学们自觉在家庭、学校心怀感恩、弘扬“孝道”,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郑州19中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开阔师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视野,进一步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在初中部设立百花讲坛,高中部设立陇海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