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47中书法摄影评审会现场
郑州47中工会主席宣读比赛评审规则
郑州47中评委们认真评选提交的书法摄影作品
郑州47中张晓老师提供的书法作品获一等奖
郑州47中摄影作品一等奖获得者李爱叶老师提交的作品《生命》
郑州47中摄影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匡燕老师提交的参赛作品《小夜曲》
为积极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充分展现郑州47中学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和广大教师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爱国爱校的热情,为广大教师摄影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11月27日下午,郑州47中工会在学校一楼会议室举办了首届教职工摄影书法评比活动。
本次比赛活动以倡导和宣传“展示校园美景、体现教师时代精神风采、感受和谐校园文化”为主题,通过书法、摄影作品,集中反映表现校园和谐、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美好生活及和平景象。比赛活动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大家纷纷踊跃投稿,共有100多名教职工参与,上交了书法作品31件和摄影作品166幅。这些作品内容积极向上、健康真实,其风格符合教职工的审美视角和创作特点。同时,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摄影图片朴实自然,而且内涵丰富,寓意深长,激情昂扬,富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其中匡燕老师的《小夜曲》描述了夜晚下郑州郑东新区河南艺术中心,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这组源自河南远古乐器造型的建筑群,五颗椭圆形的“金蛋”,伫立如意湖边,聆听着地底深处母亲河的流淌;抬眼望她,脉动的是简约与繁琐的绝代风华;徜徉其间,感受的是陶埙的遗韵、石排箫的余响;回眸时,沉醉于中原千年流转的风情中。李爱叶老师的《生命》描述了西北沙漠中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强劲的风沙使树干扭曲盘节、断臂折腰,但走近它,便被一种沉默的颤粟牢牢地攫住,心被另一种生命的命运而强烈地撞击着,感动着,望着这斑驳的身躯,想象那艰难的生命历程,怎样的缺水少雨,怎样的风霜雷电,怎样的酷暑严冬,可脖颈依然高昂,根依然拥抱大地,向岁月昭示着凄绝和壮丽的和谐? 这也反映出了四十七中人的精神和灵魂,作品饱含了创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更体现了全校教职工对学校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郑州47中学校工会从3月开始下发比赛方案,到9月进行作品上交,历时6个月多,首先经过学校年级组和各科室的推荐初审,然后学校专门成立了评审小组,采用评委匿名打分的方式,经过为期两天的认真评选,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共有87位老师的137幅作品获奖。其中李爱叶老师的《生命》、匡燕老师的《小夜曲》、张秋红老师《天山天池》等6副作品获一等奖,还有二等奖12幅;三等奖25幅照片。同时,学校对这些优秀的作品做成展板,在学校宣传栏内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们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去欣赏、品鉴。
通过这次书法摄影比赛活动,对于推动郑州47中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增强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文化鉴赏品能力,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增强他们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学校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提高学校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及校园和谐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