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高校章程如何才能成为“大学宪章”?

2013-11-29 09:50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深入推进教育部及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章程建设行动计划》日前公布。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等6所第一批申请高校章程的核准与发布工作。《计划》自2013年9月起实施,2015年底完成。到2015年底,教育部及中央部门所属的114所高等学校,分批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

  制订大学章程,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大学章程通常被认为是“大学宪章”,是大学依法治校的最高法律文本。虽然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学校需提供办学章程,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大学并无章程,也由此导致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缺乏依据。制订章程可以改变学校办学无章可循的局面,而《计划》可加速高校制订章程的进程。

  要让章程真正成为“大学宪章”,还需要注意两方面问题。其一,如何让大学章程具有法律效力?目前,章程的制订、核准、发布,是由学校组织制订、主管教育部门负责核准、发布的,从本质上说,章程只是行政规章,这样的章程制订,从制订效率来说,是比较快的——这也是《计划》可以要求3年内100多所高校都完成章程的原因,但却可能使章程的制订存在不完备之处。

  首先,章程应清楚界定政府和学校的关系。我国大学办学缺乏自主权,最近公布的三中全会决定,也提到推进管评办分离的改革。如果大学没有办学自主权,依章程自主办学就无从谈起。从已经发布的6所高校章程看,章程制订者都想明确学校拥有的办学自主权,也希望通过教育部门的审核来“确认”这些自主权,但是,相关的表述基本是“学校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本章程自主管理学校内部事务,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这样的规定难有现实的约束力。如果有关机构干涉学校的自主权,学校怎么办?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