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总编面对面:非京籍家长眼中的异地高考(7)

2013-11-27 12:2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主持人:我95年写过一篇文章《流动人口子女到哪里上学》,因为当时上小学都解决不了,法律规定义务教育好像你应该随父母读书,但是当时并没有文件,我非常理解您。但是我又问另外一个问题,举个例子,我们不和户籍去捆绑,是不是就会造成很多孩子到北京上海参加中考高考?

  安娜:这个事情在我的微博里头也是重点谈的一个问题,也就是有一些人提的高考移民的问题。所说的高考移民我觉得应该做一个名词上的澄清,概念上的澄清,您说的这种移民,因为政策放开了,所以都跑到北京来中考高考来了,这才叫高考移民、中考移民。我认为现在谈“高考移民”是不准确的,实际上是移民的高考,而不是高考移民,移民他们在这儿生活,工作了这么多年,他们产生了这种考试的需求,是移民的高考,而不是高考移民。什么叫高考移民?专门为高考而来的才叫高考移民,比如房媳那样,父母孩子谁都不在北京工作学习,高考前来北京,这才叫高考移民。

  主持人:我同意你的意思,我刚才是说什么?像这类的有些人专门为了求得一个低的分数,然后我到北京或者上海参加中考高考会吗?

  安娜:这个情况我不能百分之百就没有这样的,有的人可能有钱就是这样,但是有钱他也可以出国呀,来北京考大学不是唯一的选择。这个问题我在微博上阐述的很充分,首先一个家庭在北京多年的生活,他是一个需要很大的成本,北京这种物价,这种房价,各种各样的生活成本,在市区租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五六千块钱,好一点的七八千块钱,一套房子,再加上生活费,孩子的教育费一个月一万我觉得都不夸张。那么他在北京消费了,他就得有这方面的收入,对吧?你想要考试,就得在这儿念,你要实行连续学籍制的话,限制六年学籍或者什么,他就得在生活六年,花钱才能念得起,这不是人人都能承担起的。

  主持人:安娜强调说将来政策制定上实行连续学籍,就会规避了这种所谓的一般意义上的为了考试而来北京。

  安娜:因为念得起,他才产生了这种考试的需求,他不会说我为了考试录取率高,我就搬到这儿,这是两个概念。你说为了控制人口,实行连续学籍就限制不就完了吗?以时间来限制人数。我孩子就是12年的。

  主持人:越长越好然后逐渐过度。

  安娜:你限定多少年可以商量,这个事情是可以测算的。

  主持人:安娜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你用连续学籍可以有效的控制这种考试移民,就是因为分数低,朝这儿考。

  安娜:而且这个移民的增长是渐变的,比如说限定连续三年学籍会控制多少人,连续六年会控制多少人,不会出现一个爆发性的增长,这只是一种想象中的问题。我再从另外一种角度讲,咱们从反面来驳这个问题,你说不开放学籍地中高考是为了控制人口,现在我们控制了没有呢?十年来北京人口照样增长了700万,在这么严苛的情况下还是没有控制,说明它没有能力控制。你是在这儿生活,在这儿就业,这个是自然产生的需求,不要总拿这个来说事。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