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自主招生以及解决了这个问题,自主招生肯定是北京上海,你比如说上海招他的孩子,北京招北京的孩子,肯定是多呀。
主持人:自主招生是面向全国的,自主招生不做地区限定。
安娜:我知道,不做地区限定,但是名额是有区别的,你体现高校自主性的方面,我觉得自主招生完全可以体现了,而且他招这个孩子,自主招生也是有考试的,我也了解了一些。
主持人:他想招什么样的人,他培养什么,那是他的想法,我们讲的和那个不是一回事。
安娜:我说的那意思,因为现在国家整个的政策不是说各高校完全自主,国家是有统一规定的。
主持人:安娜刚才说的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我也部分赞同,它的确是一个解决办法之一,不至于做到绝对,但是的确是可以撬动的。安娜特别强调技术派,我知道很多人是这样提议,而且我也曾经有过这个想法,但是这可能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举个例子,这样北大清华,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对生源有个判断,或者他想要什么样的学生,比如说某个大学,我要招具有什么特质的学生,在目前只看分数录取他很难达到,但是他有大概的自主权,我觉得并没有问题,而且我坚信后边会往这边倾斜。现在我们说的是解决社会阶层不公平的问题,清华在全国各省贫困县投放了专门的计划,叫做自强计划,他就指定到贫困县,他实际是解决基层问题,我不能只让大城市孩子上清华,也得让贫困县孩子上清华。今年清华自强计划里还加了一条,必须是县级以下的中学,就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大家都在努力朝这个方向走,所以这个方向我个人觉得可能会有一些变化,学校也会自觉去调整一些。
安娜:是这样的。讲点大道理,高考考的是什么?你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一般人们讲说孩子受了高等教育,好找工作,个人谋生提高了一个档次,但是他也是为国家选拔人才,整个社会当中他是劳动力,高考就是考智力,一个选拔性的考试,做不到智商面前人人平等,那它肯定就是不公平。
主持人:我觉得安娜的要求真的不高,她个人只要求在北京考试的问题。
安娜:我的要求只简化到考试。
主持人:这样看安娜不是非京籍家长典型的代表。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呢?
安娜:考试的目的肯定是招生录取了呀。
主持人:那只考试没有用的,你在这儿不能参加北京的录取呢?
安娜:我可以接受参加辽宁的录取,都一样,这个可以教委去协调,说我这个孩子成绩录入到辽宁考生里头,跟他一起分享这个名额。
主持人:基本上咱们到这儿。我非常感慨,安娜其实算是一个并不典型的代表,她个人的要求并不高,其实归根结底,从她私人角度来讲,她的要求只是说让孩子不跟我分离,让他参加考试,在不在北京录取她无所谓,这是安娜的观点。
那么我这儿想最后总结一下,我觉得这个里边其实最核心的问题是一个公平问题,是公平的受教育权利,公平的择校权利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不容回避,实际包括三中全会,包含政府一系列措施都在推进提高改变给予最大的公平。我想说这种公平不可能是绝对的,永远是一个相对的,只要我们大家本着这个出发点不断地推动它,那么就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理想、相对公平的一个状态。当然我也赞同,其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非是说每个中学都办成在北京像人大附中,在你们辽宁像育才中学之类的,大学都办成清华北大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可以或者应该能做到机会均等,相对的机会均等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相信这也是人民满意教育的一个基石,这也是为什么中央会坚定的推进异地高考政策的改革,希望这个政策能真正的实施和逐步的落实。
我也希望大家能对这个政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站在双方的角度去想一下,本地的家长和孩子天然地认为影响了他的权益,降低了他上大学的可能性,尤其上名校的几率,这种担心我们都能理解,但是我们要追求更大范围的一个机会均等,最大范围的公平的话,这件事是必须去做的。三中全会我认真解读了,改革是一个核心,另外一个讲,公平正义,还有一个人民的福祉,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公平正义,人民福祉。
安娜:从中央的角度,我们要大大方方谈公平正义。
主持人:但是从中央角度他们也意识到,一些问题是很难的,所以说要控制一些大城市这种人口的叫什么过度的流动,这也是很难的,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所以里边也有这么一部分。我相信异地高考的政策肯定会越来越好,在大家的共同推进下,而不是完全的对立下。好,谢谢安娜。
安娜:谢谢您。
>>>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