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总编面对面:非京籍家长眼中的异地高考(4)

2013-11-27 12:23编辑:【郑州教育网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安娜:我的基本看法就是技术手段解决。其实大家看我的新浪微博,简介里也写清楚了。本着在哪儿学习、在哪儿考试这么一个原则,而不是跟户籍绑在一起。有一些流行的观点,包括一些流行的反异地高考的观点,我认为都可以理解,但是人们顾虑的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予以化解。

  主持人:先说你最基本的态度?首先你是不认可现行的中高考制度?

  安娜:那是肯定的。

  主持人:它有什么不合理?

  安娜:现在北京的中高考,还是把非京籍学生排除在外的。中考规定了可以借考,但高考就没有,不管学生在北京学习多少年,都一律要回原籍考试录取,这是不合理的,给随迁家庭带来很大困难。

  主持人:它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安娜:我不能说不足和不对,只能从我家长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它与户籍捆绑这个事情是不太合理的。新闻报道说过山西房媳的事情,像这样本身孩子不在这儿学习,只是买了个户口,你说按户籍报名他们直接就考了,而在这学习生活很多年的非京籍学生就不行,这很不公平。

  主持人:你认为中考高考绑定户籍不合理,但什么方式才合理呢?

  安娜:应该实行连续学籍制,在北京连续学籍多少年可以参加中高考,测算一下,可以各方面的商量,我想国家有关的教育部门也会有这样的统计,就是说到底说每年有多少个非京籍的学生需要考试,这个不难统计。

  主持人:安娜先说了她的解决办法,她措词也很讲究,我想前面态度还是很明确,中间我也会跟你交流我的一些看法,可能有不一样的地方。举个例子,最根本的出发点因户籍绑定了中考高考的资格,这是根本的问题,但是反过来讲,我们国家社会管理体系就是这样的,比如说你买房子也要讲户籍,买车也会涉及到这些,同样有这个问题,为什么大家在这方面反映不那么激烈呢?

  安娜:这些问题跟教育不同。

  主持人:因为是孩子,所以立马就不一样了。

  安娜:不是这个意思。您这个观点也是在网上或者舆论当中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怎么说呢?首先我觉得教育不是社会管理手段,教育本身它是一个国家提供给老百姓的一个基本的服务,应该是童叟无欺的,只要是中国人都有权利接受教育。不是说有的中国人就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没钱就不能教育,这个是不合适的,因为教育是否公平的结果是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的。

  主持人:举个例子,医保相关一些事情也和户籍相挂钩,跟这些也是一样的。

  安娜:我是不能认同这个观点,因为什么?管理社会是管理社会的一套体系,教育不能承担管理社会的这个职能,对吧,教育它本身是一种国家服务。

  主持人:但是医疗也是一个最基本的服务。

  安娜:教育关系每个人,你比如说教育不好,孩子教育不好了,那么这个后果恶果不是他父母一个人来承担的,要由整个社会来承担。我打个比方,你北京市圈起来,北京市户籍的孩子都在这儿考大学了,周边都是贫民窟,一大群不受教育的人,你害怕不害怕?你被没有教育的人围绕着,包括治安、包括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这些怎么解决?所以最终来讲你还是要教育。

  >>>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