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的“大龄学生”
助学金解除了我的经济压力
在日前举行的成都市2013年“自强助学金”发放仪式上,于一群青春烂漫的学生中间,有一张成熟得有些沧桑的面孔格外引人注意。
左边的臂膀空空荡荡,清爽的寸头夹杂着几丝白发,坚毅的眼神透过厚厚的镜片传达着心中坚定的信念。他叫陈宝盛,是目前成都市自强助学工程资助的年龄最大的学生。
“年龄大并不是学习的绊脚石。我是一名残疾人专干,从事的是社工类的工作,学习的专业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对我有很大的帮助。”2013年42岁的陈宝盛,是龙泉驿区黄土镇人。1993年,他因工伤失去了左臂,后被认定为肢体三级伤残。
两年前,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陈宝盛毅然选择去深造,进入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残疾人学院学习,现在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了。“学习完全是出于自己的需求,希望能更好地工作、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陈宝盛现在大学的学费是一年2500元,拿到残联发放的2000元助学金,陈宝盛很满足,“完全解决了我的学费困难,解除了我的经济压力。”他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朋友。
残疾学生家长
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2013年11岁的刘某是郫县德源小学的一名学生,2013年已经六年级了。脚上的残疾,并无碍他的活泼好动。圆溜溜的大眼睛,透着强烈的求知渴望。爸爸说,正阳的右腿胯骨以下发育不完全,腿基本上没有力气。但他平时一直都坚持上学,只是平时无法参加体育锻炼,这是孩子比较遗憾的事。2013年被列入“自强助学金”扶残助学计划,正阳和爸爸都非常开心。
“得到这笔助学金,对我们是帮助更是一种鼓励,更加坚定了他们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信心,很感谢残联对孩子的关爱。”与正阳爸爸易阳一样欣慰的,还有王女士(化名)。
作为一名高度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她肩上的教育责任更重。在当天的“自强助学金”发放仪式上,王女士一刻也不离儿子左右,不断地指导着他的一言一行。“儿子在特教学校读书,2013年已经14岁了。”王女士说,相信有家长的不放弃,有社会各界的关爱,残疾孩子会更好地融入社会。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