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北京大学20年间农村学生比例从30%降到10%

2013-09-23 17:1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登高峰的署名文章《寒门子弟更应该受到照顾》,文章指出,重点高校中农村孩子的比例在减少,以北大为例,20年里从30%降到10%。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些贫困孩子和家长也感叹何必上无用又无望的大学。

  文章称,对无数企盼“知识改变命运”、渴望“鲤鱼跃农门”的农村孩子来说,2013年的“命运之考”或许能点燃他们更多希望。

  前不久,国务院作出部署: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把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名额扩增至3万名。

  这一连串的数字,放在中国重点高校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不仅意味着每年会新增一批农家子弟进入北大、清华等一流大学,更重要的是,它让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寒门子弟,看到了政府推动教育公平的决心。

  “寒门难出贵子。”文章指出,这些年,重点高校中农村孩子的比例在减少,以北大为例,20年里从30%降到10%。“名校里的农家子弟哪里去了”?就连中央领导也多次在公开场合痛心疾呼。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一些贫困孩子和家长感叹:不管个人怎么勤奋努力,知名学府都似镜花水月。侥幸能进大学或大专,就算筹得起学费,四年后找工作也无“拼爹”优势,兜兜转转还得重复父母的打工路——那又何必上这个无用又无望的大学呢?

  文章分析,农村孩子难上好大学有其客观原因。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教育鸿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向城市集中。边远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想考出更高分数、进入更好学校,难度太大。而高校加大自主招生力度后,其选拔标准与方式,也对农村孩子不利。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