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为进一步做好2013年的招生工作,规范招生管理,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 本章程适用于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职招生工作。
第二条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程序、德智体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三条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学校概况
第四条 学校全称: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条 学校国标码:13856
第六条 办学类型及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专科)
第七条 校址: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大学城文化路678号。
第八条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山东省电子工业学校,创建于1978年。2004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35年的办学历史,已为社会输送30000余名高端技能型毕业生。
第九条 基本情况:学校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20.67万平方米,在校生6869人。图书83万册(含电子图书3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30.8万元。以山东省为主,面向全国招生。
设有5个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管理与应用外语系、基础部。开设36个专业,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以IT类为主,向相关专业延伸,形成了电子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与机电技术、汽车技术服务、商务与信息服务等六大专业群。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4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另有14门省级精品课程,6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经过35年栉风沐雨的办学实践,学校凝练出“求真达善 致知力行”的校训,已发展成为一所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具有较高办学水准的特色名校和IT强校。是“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国家“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学校”。自2004年至今,连续九年获得“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称号。软件教研室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先进班组”。
第十条 办学条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设施等方面形成了特有的优势,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办学活力。
基础设施完善,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锻炼、文化活动等设施完备,园林化的“绿色校园”建设初具规模,目前新校区第二期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有千兆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初步建成。配备有电子图书系统和丰富的数字期刊,图书编目和流通已全部实现数字化。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内培外引”、“邀专聘能”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改善师资结构。目前拥有教师447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9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教师182人,“双师型”教师165人,其中15人为部门负责人或项目经理。
建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综合实训基地”、“齐鲁软件园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实训设备先进,现有电路、信号系统与通信原理、单片机、电工与电子、大学生创新等60余个实验室。建成有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家电维修、通信终端设备维修、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微机组装、会计电算化、现代物流管理、数控加工中心、汽车维修中心等76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有“教、学、做”一体化教室54个。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确立了“1238”发展思路:坚持内涵建设一条主线,突出开放与合作两个理念,进一步强化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功能,建设并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专业建设工程、素质教育工程、教学运行与质量保障工程、管理改革工程、老校区处置与新校区建设后续工程、信息化建设工程、校企合作创新工程等八大工程。
第十一条 办学特色
◎立足 IT领域的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秉承科技发展大势,呈现集群化特色,就业优势突出。按照“做大做强电子技术类、做优做尖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类、做新做特自动化与机电技术类、做精做活商务与信息类”的建设思路,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线,辐射机电、商务与信息类等专业领域的专业布局。
◎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注重内涵发展,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思想,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每年投入500万元,滚动支持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
◎“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设置
不断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改革,开发了一系列“做中学”、“学中做”及“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如“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电子技能”、“网站建设”、“汽车电子技术”、“物流管理”等,将理论知识教学有机地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突出。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100余家名企深度合作,积极推进与行业企业间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如思科订单班、步步高订单班、对日外包特色班、思锐佳顺物流管理班、阳光海天班等,为企业“度身定制”毕业生;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提供真实性生产环境的实习实训场所;采用基于生产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生产实训中锻炼学习。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学校建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素质、职场应变素质、专业创新素质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使毕业生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优势。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