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高考 > 高考资讯 >

秦春华: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打破传统选拨方式(7)

2013-01-29 18:11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北京大学招办主任秦春华(图左)与中国教育在线执行总编任蕾(图右)

  主持人:您觉得有什么解决方法吗?

  秦春华: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办法有两个。一个叫,增加名额。一个叫单独划定录取线。教育部在关于高校选拔录取试点工作指导性的意见当中多次明确的提出,要对农村学生,偏远地区学生,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进行政策倾斜,北大、清华、包括人大等等一系列的高校也都提出来各种各样的计划,包括北大提出来说自主选拔录取的学生,农村的学生比例不能低于20%,去年我们超过了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令人欣慰的。

  实际上这个办法是我们老祖宗早就干过了,朱元璋在洪武年间就已经办了这个事儿,怎么办?他为了提高北方士子的中保率,他就单纯为北方的士子划定了中举的名额,因为北方的士子比不过南方的士子,他就分开录取。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一个治标的办法,治不了本。姑且不论这个单独划定的名额是不是一定能够真正落到真正农村孩子的身上,最近的房姐等等的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原来有人可以拥有好几个户籍,拥有一个农村户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不是问题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单独划定名额这样的一个事情,它本身可能会带来很多其他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对于公平的渴望和追求,实际上他追求的是正义,但什么是正义,本身它有的时候含义是不清楚的,包括罗尔斯写了那么厚一本的《正义论》也不完全把这个问题就阐述的那么清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辆列车行进过程当中,前面有五个人,开过去这五个人压死了,前边有一个岔道,他可以开到岔道上,岔道上有两个人,你说是怎么做?这是一个很难去回答的问题。那么在招生录取制度上也是一样,如果你要承认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你就很难单独为某一类别的学生去划定录取线,因为这样做你实际上是在承认分数面前可以有人不平等,这个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当然有人会说,这是补充性的平等,用不平等的办法去通过补偿实现平等,你反其事去治理其事,这也是一种说法,但是补偿性平等的政策后果,在世界各国范围内都还存在着争议,它对被补偿者的心理以及其他的社会等等各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不是简单的一个政策,他就能够处理掉的。会带来一系列其他的问题,包括像异地高考也是类似的问题,请不要误解,也不要断章取义,认为我不支持对农村孩子的政策倾斜,恰恰相反,我认为必须要为广大农村的优秀孩子提供接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这样一个机会,北大多少年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