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发现,和宋先生有着类似情况的家长很多,生怕照顾不好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做。
孩子去年参加高考的赵凤英介绍,家长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多支持,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其实家长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应尝试着彻底放松,不让孩子有压力。“有些紧张的气氛是家长不经意间制造出来的,例如有意无意给孩子讲一些考上名牌大学好就业的道理等,这无形当中就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家长可以征求孩子意见,问是否每天需要接送,如果孩子不愿意,就尊重他的意见,不要强加给孩子一些压力。”赵凤英说。
张女士的女儿去年参加了高考,她建议家长,孩子回到家,没必要问孩子在学校的事情。如果孩子自己愿意说,就帮他出出主意,不愿意说,就不要主动去问。孩子回到家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谈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话题,也可以放一些音乐,营造一种宽松的氛围。如果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要学会倾听,让孩子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此外,家长要保障好考生饮食,保证孩子正常的休息时间,避免考生出现过度疲劳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失眠等现象,不要给孩子吃安眠的药物或者补药,这些药物可能会遏制人的脑细胞活动,影响学习和考试。
心理专家: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考生心理出现问题时该如何调适?近日,记者采访了市区某中学的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晓晴,共同探讨考生的考前心理疏导问题。
针对有些学生目前出现的急躁、心烦等各种问题,宋晓晴建议考生,这个时期应该回归基础知识和中低档题,而不是一味追求难题,并且要学会为自己打气。考生每天早晨起床,可以默默地在心里为自己祝福,也可以大喊:“我是最棒的!”晚上睡觉时,也要对自己说:“睡个好觉,明天有个好心情。”
宋晓晴说,适度紧张能唤起最好的应激状态,因而不用刻意追求不紧张,尽量规律地作息。一旦考生出现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做题等复习状态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专注于眼前正在做的题,每天都有一个扎实的收获。如果还调整不好,不妨深呼吸,反复几次。“或者去操场走走,和同学交流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宋晓晴说。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