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推出数字版“百年经济学堂”

2013-09-09 11:34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一如久别的重逢。

  尘封一个多世纪的清总税务司、中华民国海关图书馆,在百年后的今天,以一种新的方式跟大家见面了。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党委宣传部联合校图书馆历时半年时间,规划建设的“百年经济学堂——清总税务司、中华民国海关图书馆典藏陈列大观”面世了,用数字化的方式,将该校部分典籍展示在大家眼前,以知晓我们的前辈如何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触摸那个时代,感知他们的付出与挣扎、奋进与痛苦、求索与彷徨,更重要的是,该校试图充分利用校藏品资源与专业优势力量,搭建高水平的经济学科研究平台。

  传世珍籍背后的坚守

  作为新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第一所国际贸易类多科性高等学府,多年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辈师长富有远见地将清总税务司、中华民国海关图书馆典藏图书整体收藏,这部分库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收藏清末和民国期间中外版本有关中国对外贸易和海关主题的专业典藏1万余册;另一部分是清代出版的古籍共6390册。库藏中不乏极具收藏价值的珍本,甚至有些版本在海内外已成孤本。

  为了保护这批文献古籍,“百年经济学堂”联合总编、图书馆馆长邱小红甚至将办公室就安排在海关库的旁边,既是一馆之长,又是海关库的“第一守卫”。邱小红馆长介绍说,为了防止虫蚀古籍,所有的海关图书均用钢木框架樟木衬板书柜收藏。另外,为了防止火灾等极端性事故发生,海关库还引进了氮气保护装置。在清总税务司、民国海关图书搬迁到贸大的数十年间,从未有过闪失,守护这些古籍图书的,不只是书柜、木箱、仓库,更是贸大人护宝的决心和精神,以及背后薪火相传的文化使命。

  “老干新枝”与历史重构

  文献典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大学文化的名片,同时也是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有特色大学”的重要指标。“百年经济学堂”联合总编、该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小锋说,数字版的“百年经济学堂”,是我们拓展大学文化深度的一次探索,更是一次“老干插新枝”的尝试,“老干”是基于我校图书馆典藏文献构建的虚拟空间:古老的清代总关税司藏书、民国海关图书馆藏书;而“新枝”则是将新近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重要学术活动、学生创新活动与典藏对接,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向前辈学人致敬,向一百多年前推进古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先行者致敬,让这些古藉再次回到人们视线之中,成为“知识的给予者”。

  用传统激活未来

  清总税务司是清代征收对外贸易关税、监督对外贸易为核心业务的国家机关,这一机构同时兼办海务、邮政等诸多国家事务,该校图书馆珍藏的清总税务司书籍档案,全景地记录那个时代对外贸易的国家治理方式。

  “我们试图用传统来激活创新,让传统与现代对话,丰富和改善每个现代人的处境”,“百年经济学堂”总策划、该校陈建香副书记说,“希望充分发挥学校藏品资源以及高校专业力量优势,搭建开放的、高水平经济学研究平台,汇集全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经济领域研究学者,在此主持、研讨,营造更有创新力的学术氛围。”

  为大众普及经济常识

  未来,“百年经济学堂”将会结合藏品推出展览,不仅在校园展示,而且计划将这些展览带进社区,推动高校资源向周边居民开放,搭建起高校学习资源与社区对接的工作平台。目前,该校通过飘过惠园的茶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典藏民国茶叶、饮品类广告特展;方寸之间的低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典藏民国商标展览等活动,让社区居民了解经济知识,让大众学习到文献古籍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丰富大家的生活。 (通讯员 晓风 朱向峰)

  《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9日第7版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