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实现"4独立" 郑州公办高中"分校"将退出历史舞台(2)

2013-03-04 09:55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郑州:18所高中改制学校有4类“出路”

  2012年12月27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郑州市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实施意见》,对郑州市存在的18所高中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郑州市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实施意见的重要依据是2011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该《通知》要求,清理规范后明确定性为公办学校的,应执行当地同类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收费政策;清理规范后明确定性为民办学校的,应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民办学校条件,履行民办学校审批手续,取得办学许可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登记;公办普通高中依法参与的民办普通高中学校,除了达到“四独立”标准外,人事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应保持相对独立。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郑州市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18所高中改制学校安排了4种“出路”,其中有5所回归公办,其余13所独立为民办高中。

  根据《实施意见》,郑州中学、郑州市第一○六中学、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中学、新郑市第一中学分校、新郑市第二中学分校5所学校,自2012年秋季开学完成改制,回归公办。郑州市第一中学实验分校等13所高中分校,都要重新更名,按照民办性质举办高中,实现“四独立”。但根据各自学校校址的不同现状,这些学校又分为3类情况。

  其中郑州市第一中学实验分校等3所学校,过渡期间暂租用国有老校区办学,学校重新更名,按照民办性质举办高中,过渡期满,老校区按公办体制办学;郑州市第二中学外国语分校等8所学校,另选新址,学校重新更名,按照民办性质举办高中;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等两所学校,在原校址办学,学校重新更名,实现“四独立”,按照民办性质举办高中。

  《实施意见》同时要求,学校回归公办体制后,要执行同类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收费政策,妥善安排教师,切实维护学生利益,做好资产核资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债权债务。租用国有教育资源举办民办学校的,由财政部门牵头对国有教育资源进行评估,确认租赁价格,租赁费用上交同级财政。租用期至2015年秋季开学,老校区按公办体制办学。

  《实施意见》还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市)所属的改制学校,由县(市)人民政府妥善解决资产、教师等方面的问题。普通高中改制学校在清理规范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办学,妥善安排学生学习和生活;妥善安排教师,并做好稳定工作;做好资产核资工作,要经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审核并进行产权界定,明确举办主体和资产属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教育界人士:分校改制关键是彻底与本校分开

  “分校占用公共教育资源收高价,早该改革了。”郑州市市民张先生说,现在很多分校都用着公办高中老校区教室,如果把分校撤离老校区,老校区都办成公办学校,那优质公办高中资源就增加了。

  他还举例说,郑州中学等5所学校改制回归公办后,学费和其他高中一样,学生省钱不说,还能上个好学校。

  对于彻底改为纯民办学校的原高中分校,目前社会上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担心这会增加中招考试的压力,而有人则担心改了名字可能只是换汤不换药。

  郑州市民王女士说:“原来花高价上高中分校,图的就是能够接受和公办高中差不多的教育。现在这些分校都彻底改为民办了,公办学校的教师就不能再到原分校里面上课了,原分校的教育质量就不能和原来一样相比了,孩子想上名校的压力不是比以前更大了吗?”

  郑州市民李先生则说:“学校改名只是一个形式,如果改过名字的高中分校,其最关键的师资和教学管理不能与原来的公办高中彻底分开,那么就只是换汤不换药,家长还是会把这些学校当成原来的分校来对待。”

  一位改制学校的负责人则自信地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们已培养了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师队伍,改制不会影响我们的办学质量。学校不打名校分校的招牌,同样能够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认可。”

  郑州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界专业人士人表示,如果想让分校改得彻底,政府就必须硬起手腕,让其与本校彻底分开。“学校改制,在办学自主权、用人机制等多方面都会有很大影响,这些学校如何在短期内转型成功是个未知数。如果改得好,这些改制分校将成为民办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如果改得不好,这些改制分校可能遭遇招生难的问题而面临转型甚至倒闭。”

  高中分校改制以后,其原有教师等资源如何与本校彻底划清关系?在今年秋季招生中,这些学校能否像以前那样得到学生家长的热捧?原来的公办高中本部又将面临怎样的招生压力?本报将对此继续予以关注。(记者 韩俊杰 实习生 刘盾 吴睿珍)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