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无证幼儿园”校车最易出事故
在甘肃正宁特大校车事故中,致21人死亡的校车是一所乡镇民办幼儿园的私自改装车;在广东阳春校车事故中,出事的幼儿园校车“超载”17名幼童;在江西贵溪校车事故中,侧翻入水的校车载着15名幼童,该车所属幼儿园未经审批,当地镇政府曾多次责令其整改……
盘点近年几起重大的校车事故,“乡镇”、“幼儿园”几个字眼格外触目惊心。
杜柯伟坦承,教育部在专项督查中发现,在所有现存的校车安全隐患中,农村地区“无证幼儿园”的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安全隐患最大。
通报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未取得使用许可的非法校车在一些地区仍然大量存在,尤以农村为“重灾区”。
通报分析,农村地区部分的学生家校距离较远,学生上下学交通乘车的需求较大,而一些农村地区的道路尚不具备开行公交客运和专用校车的条件,加上校车司机待遇有限、“招聘难”,致使学生上下学需求得不到满足,乘坐无证运营车、拼装车、超载车现象仍时有发生,构成严重安全隐患。
“对这类未经批准成立的幼儿园,校车安全政策上面临某种‘两难’。”杜柯伟表示,由于农村基层对学前教育的需求量较大,“无证幼儿园”在相当数量上存在,对它们不宜“一刀切”地取缔,校车安全问题也需统筹解决。
校车安全要与修路和发展公交并行
《条例》实施后,在一些地方,曾出现了“黑校车”被取缔后学生“无校车可坐”的问题,引发社会质疑。
对此,杜柯伟回应称,《条例》的原则是政府组织提供校车服务,不能让学生因为交通问题辍学。但“校车安全”不是片面地追求增加校车数量,而应与修路、发展公共交通等措施并行。
“上述问题,可依照‘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建设寄宿制学校、发展公共交通、提供校车服务’的优先顺序,统筹解决。对一些地方来说,不是校车越多越好。”他说。
通报举例称,甘肃省探索“就近入学”以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问题,通过积极稳妥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使全省义务教育学生就近入学率占65.6%。重庆大力推动寄宿制学校建设,全市寄宿学生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37%左右。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以减少主城区范围内的校车使用。
通报明确表示,今后校车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因地制宜,统筹解决学生上下学交通问题。“科学制定学生上下学交通服务方案,充分发挥城市公交和农村客运的作用,把校车服务的重点放在确实难以保障就近入学且公共交通不能满足需要的农村地区。”(记者 王梦婕 )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