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教育娃可多说这些话 看重庆"虎妈"教娃面对意外

2012-12-04 09:5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事情做不做,你应该自己决定。”

  作用:如果你的孩子想做某件事情,或想停止做某件事情时。要让孩子明白,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事例:儿子去年想学轮滑,自己拿不定注意。我告诉他,轮滑可以锻炼身体,但学起来也很辛苦,而且容易受伤。如果想学,就要做好受伤的准备。学不学,自己决定。久而久之,在处理其他问题上,他也能很清楚地了解到,是他自己选择了这样一个结果。

  “你能教教我吗?”

  作用:孩子遇到困难时,容易想到放弃。作为父母不能轻易指责孩子,扩大孩子的负面情绪。应以“请教”的方式互动,增加孩子的荣誉感、自信心和认同感。

  事例:儿子在学钢琴,遇到枯燥的指法时会想到放弃。我们以自己的弱势,比孩子的优势,说“爸爸这个弹得更不好,怎么办,教教我好吗?”让他充当小老师,激发他的荣誉感。

  “爸爸爱你,但不喜欢你这样做。”

  作用:孩子犯错,家长难免会指责,但是这样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此时,最重要的是要将做错的事情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孩子才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

  事例:家长批评惩罚了孩子,10多分钟后,等他停止哭泣、冷静下来,应再主动找到他,心平气和地问他:“你知道刚才爸爸妈妈为什么生气吗?”一番沟通后他会明白,家长批评他,是为了帮助他分清对错。

  “爸爸妈妈误会了你吗?”

  作用:学会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很重要,特别是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对处理好情况意义很大。学会理解,学会倾听,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受欢迎和受尊重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不是对立的。

  事例:孩子在气恼时,可能会情绪失控、夸大其词表达自己的愤怒。比如“我离家出走好了!”“我不喜欢你。”在许多家长看来,这些词汇是对成年人尊严的一种挑衅,于是将惩罚加重,这是极其错误的行为。作为家长,必须保持冷静,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必须要静下心来,询问他真实的想法,“是不是父母误会你了?”

  看重庆“狼妈”怎样培养孩子面对意外

  讲述人:景致,3岁半儿子的妈妈。现任重庆欧文外国语学校培训经理,曾从事0-6岁学前教育专业培训16年。

  为教会儿子正确求助 两次把他丢路边

  她曾告诉儿子,走丢了不能哭,学会原地等待,并寻找穿制服叔叔阿姨帮你忙。

  去年12月,景致与丈夫携儿子前往沙坪坝某电玩城,然后故意躲在柱子后,观察儿子的反应。10分钟后,儿子反应过来父母不见了,有些慌神四处寻找,最终拉着保安请求支援,最终顺利找到妈妈。

  今年春节,景致携儿子前往四川自贡。在一个商场再次进行考验。3岁的儿子老老实实站在原地等妈妈。景致又托一个陌生女子,以甜言蜜语、糖果等形式,诱惑儿子离开商场,结果儿子没同意。最终,穿制服的营业员发现了他,并在她们的协助下,找到了妈妈。

  教孩子不能玩打火机 让他碰触火苗

  她曾告诉儿子,打火机不能玩,有危险。可孩子的好奇心,更加促使他趁大人不备玩弄打火机。

  一次,景致用打火机点燃蜡烛。拉着儿子的小手,以极其迅速的方式扫过火苗。虽然儿子没有被烫伤,但那一瞬间确实也被烫疼了。从此,儿子知道了火的可怕,再也不玩打火机了。

  景致表示,只有让孩子们提前认识、提前体验,才会刻苦铭心,谨记教训。(重庆晚报记者 弋静)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