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新华视点:异地高考“开闸” 释放何种信号?(2)

2012-11-21 09:38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按照有关部门部署,各省区市在11月16日之前将异地高考相关方案报送教育部,尚未出台方案的,要报送进度安排。教育部还将在20日左右会同发改委、公安部、人社部等部委听取部分省份的汇报。异地高考改革开始提速。

  统计显示,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仅就广东省而言,2011年底,该省随迁子女就读义务教育的有339万人。

  “改变寒门难出贵子,取消户籍限制允许异地高考是一项突破。”江苏省连云港市外国语学校长期任教高三的教师李长红表示,异地高考实现了以人为本。

  但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高校招生计划指标投放不均,异地高考将使京、津、沪等地区考生受到较大影响。19日晚记者在北京市一些名校周边进行了随机采访,受访人士担心异地生源在京参加高考会数量激增,带来新的问题。

  因此,北京、上海、天津等“高考洼地”的异地高考方案显得较为谨慎。此前,上海提出拟采用积分制,综合考虑外来务工者职业情况与其随迁子女的就读年限。天津提出家长要有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依法纳税、上缴社保,且随迁子女就学达一定年限,但具体办法尚未正式公布。

  显然,对“异地高考”改革而言,最难把握的就是门槛设多高,口子开多大。一方面门槛高对务工人员子女不公平,另一方面,门槛太低意味着本就拥挤不堪的大城市将迎来更多外来务工人员,住房、教育资源将更为稀缺。

  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异地高考改革如何渐进?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晓明教授认为,可以在大城市首先开放高职教育,逐步降低由职业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门槛,使更多“农民工二代”获得在城市发展的一技之长。

  “在这场教育资源并非增量的改革中,蛋糕合理切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专家提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诉求值得关注,但教育现在都是属地化管理,涉及经费等大量问题。一定要处理好各方利益,尽量减少震荡和负面影响。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