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教育之窗 >

调查:中小学生锻炼时间哪去了(6)

2012-07-11 09:15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观点:每天锻炼一小时有那么难吗 

  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政策,是经过严格的科学测算的。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而言,每天一次或者两次、每次运动时间30分钟左右、运动时每分钟心跳保持在120次—140次之间,对于促进身心健康有明确的益处。

  然而,现实中,还有许多学校不能严格执行“每天一小时”的规定。

  有的学校,以场地条件不足为由,执行中打折扣。的确,有的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场地小、学生多,硬件条件不足,有些学校的场地甚至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同时做广播操的要求。这是事实,但这不能成为不实施每天一小时锻炼的理由,场地小应该有场地小的做法。北京市五中分校,充分挖掘场地资源,探索出“梅花桩错位站队法”、学生分年级轮流活动、利用社会资源集体上体育课等办法,解决了学生锻炼场地不足的问题。福州市鼓楼区钱塘小学利用“校安工程”建设,在屋顶、地面“架空层”设置运动场地,以“上天入地”的办法使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由不足3平方米增加到生均5.9平方米。这些做法值得学习。

  有的学校,以安全责任过重为由,不愿意执行。体育运动本身就有风险,组织全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安全责任更大。对此,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学生体育锻炼的问题。从落实教育方针来讲,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学校的基本职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不能没有体育。因此,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是尽本职,承担保护学生的安全责任,也不是学校、教师责任之外的工作。从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看,调查显示,越是不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越是对学生进行过度保护,学生的体能就越差,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能力就越差,长此以往,反而会造成更多的安全问题和伤害。因此,从青少年长远的健康成长的角度看,每天锻炼一小时,对学校、对学生都有益。

  有的学校,实施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遭到家长反对,学校不敢坚持。对此,要作认真分析,搞清楚家长反对的理由。如果家长认为,每天锻炼一小时会影响学业,这就要求学校、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家长的思想工作,用科学的知识告诉家长,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会影响学生学业的道理。这方面工作做到了,相信家长会理解。如果家长认为体育活动组织不合理,运动负荷过大,时间安排不当,等等,这就要从本地、本校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适当安排锻炼的时间。中国幅员辽阔,地区、气候差异大,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肯定不能统一时间、同一模式。南方地区气温高,大课间活动就要适当提前;北方省区,紫外线过强,要避开阳光直射的时间。事实上,许多学校创新了许多办法,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锻炼。福州有的学校,下午放学后,开放学校,让家长带领孩子在校共同锻炼半小时。北京市育才小学下午放学后,要求孩子离校前,在操场上背着书包冬天慢跑、夏天快走30分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不仅仅是简单的学生锻炼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问题。如果家长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不发生“过劳死”、“中年夭亡”和未老先衰的情况,就让孩子锻炼吧!如果要想大大降低国家人力资源的培养成本,为国家大幅度减少医疗开支,维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让学生锻炼吧!(作者吴健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卫生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