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主页 > 中考 > 郑州教育 > 教育资讯 >

郑州九中国家级课题项目开题

2013-04-01 12:25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开题报告会

郑州九中校长田宝宏博士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

《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研究》开题

郑州九中博士团队魏宏聚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

《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途径与策略研究》开题

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副主任李海龙精彩点评

河南省教科所主任王身佩给予肯定和评说

河南大学教科院院长汪基德结合文本提出专家意见

河南大学教务处长刘济良举例论证评述

全校教师参与全过程

    3月30日下午,两项国家级课题在郑州九中报告厅举行开题报告,河南大学教务处长刘济良、河南大学教科院院长汪基德、河南省基础教研室副主任李海龙、河南省教科所主任王身佩等专家组成专家团队,指导科研,提出见解。九中全体教师一起聆听各路专家的精彩评述,见证高品位教科研活动。

    郑州九中校长田宝宏给予专家的莅临表示热切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田校长主持的2012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分课型构建教学模式研究》,郑州九中博士团队魏宏聚主持的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途径与策略研究》同时开题。依据程序,课题负责人先后作课题展示和陈述,接着由与会专家对课题进行提问和点评。

    李海龙在点评时指出,课改以来,以教学模式研究来引导课堂,对课改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是也出现了“一校一模”的泛滥现象,这是需要大力扭转的。田宝宏校长主持的课题“分课型”很好,此中 “模式”,非彼“一校一模”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的专制),是给予传统模式新的反思性、批判界定,提出了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的思路,能够提供多样的思维方法,该课题符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是一种创新。而魏宏聚博士对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系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在实践与理论层面上均具有指导意义。

    王身佩认为,两个课题都具有开创性,意义重大。分课型教学模式研究超越了“一校一模”,并在实践层面走出来一条新路。研究的难点在于如何科学的对课型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达成的研究难点在于如何让你的‘课堂观察、录像观察、现场观察’变成科学化的手段,把归纳出的策略与途径看起来更科学化一些,是研究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把能说清的,能量化的东西,让别人看起来是科学化的、板上钉钉的东西。”他给予观点以自我评述。

    汪基德首先对两个国家级课题获得立项表示祝贺。他说,能够上千个申报者中脱颖而出,本身就说明了选题意义的深远和研究的价值。郑州九中依托“博士工作室”和“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广大的中小学教学一线是教育家成长的土壤,是教育家成长的摇篮。“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践中概括的理论化的讲话形式。做起来时你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要搭界。”他这样认为。

    刘济良认为:“生命体验和知识积累不一样,要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致性和创新性。”基于中小学教学的研究在于指导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教学要常做常新,而不是只做教书匠。郑州九中采取的课型研究的方式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教学模式研究是对实践的不断总结的过程,前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成就,两个课题是对研究成果的提升。教学模式研究需要,但不能僵化,因为教无定法。必须以适切的方式来进行推广,否则就会束缚广大教师的个性,既要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又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研究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个性特长,才能创新,才有生命力。

    “没有拿出批判的态度,但是从语重心长中也听到了一些问题。”郑州九中校长田宝宏博士总结时恳切地说,“我的思考是,当我们对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知识去分课型的时候,课型怎样做出一个结构去细化呢?即我们分课型的时候,必须依据这些东西进行,其实我们的分课型还是在自组织这种状态之下进行的。关于价值目标达成的最后一项测评,这些也是教育上最大的问题,价值的测评是很难的,是必须认认真真思考的。感谢专家评委给予我们的点评,这些观点我们会进一步去梳理,进一步达成我们所要达成的目标。”

    国家课题开题报告会始终洋溢在浓厚的学术氛围,这一场学术盛宴也使参会者受益匪浅。
 


广告咨询:QQ:72180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