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家长不应惧怕网络,而是要学会善用它
大河网报道:放寒假了,家长最担心孩子迷恋上网。互联网被中国家长批得体无完肤,而它真正发光的一面被“埋没”。“你爱或者不爱,它都在那里。”郑州童学馆家庭教育高级顾问及家长课堂专家王访卉说,“互联网时代,家长不必惧怕它,而要学会善用它。”王访卉告诉家长,“在中国的素质教育没有成功之前,幸好还有互联网。”
【庆幸】
幸好还有互联网
很多家长谈网色变,他们只让孩子接触课本和书本,采取各种方法把孩子和网络分开。而面对互联网的种种“不是”,王访卉说:“幸好还有互联网。”在中国这种应试教育的现实中,互联网为孩子们开启了一扇获得新知和真知的窗口。
王访卉说:“让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世界上有多少会让孩子学坏的东西:酒、烟、凶器、坏风气、愚昧、诱惑、欲望、绝望等,但是有谁能够把这些东西永远与孩子分开?我们是不是只能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没有其他办法呢?”
“好的教育方法是怎样的呢?对孩子讲了负面,再从正面去审视。酒伤身,但酒文化可以帮助孩子从审美的角度认识酒的价值;看到坏风气,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什么才是文明;绝望袭来,家长需给孩子示范坚强。生活原本就是充满善恶的,互联网也不例外,而我们能做的只有去面对。”她说。
王访卉说,她也是家长,她自己也去学习互联网,认识互联网,最后理解互联网,理解孩子。逃避和误解都没有用,越是回避、气愤,越会引起孩子的不满和蔑视,越会激发孩子走向期望的反面。
【引导】
1
互联网“天使”的一面
家长需要客观地看互联网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因为互联网,孩子观察社会更加自主。过去很多父母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孩子稚气地提问:“我是怎么来的?”今天,向家长提出这种问题的小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网络新一代”更愿意在网上寻找答案。
调查表明,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性知识”的首要渠道,79.2%的青少年靠网络,而学校和家长排在最后。实际上,自主的社会观察是“网络新一代”的普遍特点。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自由探索的渠道,也培养了他们自由探索的思维方式,因此,他们更愿意自主观察社会现象和公共事件。
因为互联网,孩子们的思想表达更自由。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新一代”在思想表达上形式活泼,善于使用讽刺和调侃,他们用自编或改造的歌曲、视频以及网络签名等表达观点和态度,在诙谐幽默中闪耀着智慧光芒,让人拍案叫绝。
2
善用网络成就最好的学校
比尔·盖茨说:“网络就是最好的学校。”关键是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很好地利用互联网学习。不是孩子们迷恋互联网,而是家长自己跟不上时代,跟不上孩子们成长的脚步;互联网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新生活方式,不是要拒绝它对孩子的影响,而且要认识到它对孩子成长的积极意义。
现在在网上,世界各个大学的课程都能搜到,只要想学随时可学。“大学”DIY ,专注兴趣和好奇心的“分享主义者”线下聚会,头脑风暴,互相激发新思维,“我的教育,我选择,我做主”。有人预言,不久的将来,传统大学就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网络大学。网络资源的普及,使好的教育成本下降了,只要一根网线,无论你是来自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向世界级大师学习新思维。
3
家长应学习当好引导者
调查发现,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只有18.2%的青少年认为父母、老师比自己的水平高,而且有一些青少年网民的父母是不会使用互联网的。所以,要想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就要从了解互联网开始。
王访卉说,说了这么多互联网的“好话”,目的只有一个,实在是不愿看到家长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孩子上网问题。其实,在互联网时代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只需要转变观念,想通两个问题就可以做到。一是利用网络,补充和修正应试教育的种种缺陷;二是打开网络世界的大门,当好引导者,让孩子快乐冲浪“网中央”,让他们见过、经过、想过,在此完成最重要的人生课程。
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已经成为网络的一代,与其害怕和阻拦,不如和孩子们一起投入网络时代,与时俱进,成为时代的强者。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