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回民中学学区授牌仪式现场
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为回中学区颁发牌匾
回中学区学科中心教研组成立大会现场
学科中心组教研组长接受聘书
学区办潘山主任宣讲中心教研组构成及职责
回民中学综合楼会议室“郑州市名师工作室”启动仪式现场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曾昭传与回中学区学区长李焕立一起为名师工作室揭牌
曾昭传副局长及回中学区各校领导与陈玉甫高中物理工作室老师合影留念
校长工作室成员研讨交流
回中学区开展道德课堂建设诊断交流活动,周铭副学区长(右二)对诊断活动做具体安排。
走进课堂,观察诊断。
回中学区在建业外语中学举行集团内部课堂博览会
与七中学区、八中学区各校联手举行课堂观摩活动。
回中学区第一届课博会开幕式现场
回中学区第二届课博会开幕式现场
参会的各校领导及教师
《中国教师报》等市教育局道德课堂诊断专家近距离观察学生学习小组课堂交流情况
积极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是当下基础教育的关怀与追求,自2010年9月郑州市推行学区制建设以来,市区十三个学区创新工作积极运作,成果显著。郑州回中学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两年多来,在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学区管理办公室的指引下,回中学区遵循“统筹为主、尊重个性、合作发展、循序渐进”的工作原则,准确定位,主动融入,从成立学区的本原意义出发,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活动缔造影响、铸就成长。
回民中学作为学区长单位和教育集团的核心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力、影响力和辐射力日益增强,学区和集团学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捆绑发展的良性格局不断呈现。学区各校学科教研活动有序进行,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稳步开展,学区内兄弟学校之间校际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地促进了各校的共同发展。
学区七校结成同盟 兄弟一家携手共进
回民中学学区包括回民中学教育集团、郑州四十三中、四十五中、黄河中学、建业中学、惠民中学和管城六中七所学校,2010年11月18日,郑州市回民中学学区授牌仪式在郑州四十五中隆重召开。活动中,市教育局田保华副局长为学区成员单位颁发了“郑州市回民中学学区成员单位”牌匾,标志着回中学区工作自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如回中李焕立校长作为代表发言所说:“从今天开始,学区的六个小家庭变成了一个大家庭;从今天开始,好伙伴变成了亲兄弟。”
发挥校长旗帜作用 我的理念我的学校
2011年10月21日,回中学区隆重开展了校长道德课堂建设展示交流活动。六位校长以“我的理念和我的学校”为题,进行生动展示,倾情描述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幅绚丽的教育画卷。校长们深切感到:办学理念是校长基于“办怎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好的校长要有成熟的、系统的关于办学的理性思考。要在思想上做好顶层设计,确立既富有时代精神,又体现学校特点的办学理念。在展示交流中开拓思路,在倾听中传扬经验,大家在彼此借鉴、相互启迪中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念。
凝聚整合人力资源 建立教研培训高地
为实现学区内优秀教师资源共享,稳步推进学区教学研究工作,学区于2011年5月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其成员由学区各校教师群体的中坚力量组成。各学科组本着“资源、信息共享,彼此相互促进,整体共同提高”的工作原则,对学科课程与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在教学常规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学科教研、学生特色发展等方面开展务实有效的工作,成为学区内学科教学工作的研究中心、辐射中心和示范中心。2012年先后成立学区名师、校长工作室。名师、名校长是优质教育资源,回中学区成立这两个工作室聚合了这一宝贵资源,建立人才培训高地,更好地发挥名师、名校长的辐射作用。
搭建课堂博览平台 展示切磋交流提升
2010年12月11日、2011年12月10日,回民中学举办了学区第一、二届课堂博览会,每次课博会为时一天,涉及初中八门学科,来自学区内六所学校的三十位教师进行“课堂拼搏”、展示“教学主张”。每一次课博会都是一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交流会,我们以课为媒、共话课改,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有灵魂的教学。相信兼容并包之后一定是思路的开拓和途径方法的豁然开朗。
围绕中心多措并举 着力构建道德课堂
道德课堂,是在郑州市课改土壤里生长起来的、新课程背景下的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回中学区为走好道德课堂这条教育生态文明之路,开展了系列专业活动:多次开展校级领导和教师层面的学区内学校间观评课活动,并诚邀郑州市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莅临学区各校听评指导。通过深入课堂,牢固树立课堂教学价值观,促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建立“学生立场”,促进学区内各校课堂文化、教学文化相互交融。此外,按照市教育局的部署,学区四次组织各校教学校长通过座谈、观课、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师生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集中集体智慧,把脉诊断学区六所学校的课堂。
创新课堂形态模式 力求合乎道至于德
学区各校学校积极创新课堂,循道至德,构建基于本校特色和学情特点的课堂形态:回民中学道德课堂理念下的“绿色高效”课堂模式成果斐然;四十三中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自主开放、合作探究”式课堂好评如潮;四十五中基于调节教学原则的“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颇见成效;黄河中学“一点四步”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建业外国语中学着力打造的“五学”课堂模式创造出让成长看得见的课堂。教学行动模式已成,道德光辉闪耀。
2011年,回中学区荣获市教育局颁发的“郑州市2010-2011学年度基础教育学区制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回首过去,我们才知道自己已经走出多远。“学区制”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完善、群体认可和行为跟进需要或长或短的历程。在学区工作实践中,如何把“概念上的学区”发展为“制度上的学区”,最终构建为“实质上的学区”仍然需要智慧解决。我们回中学区人相信:只要遵照教育规律办学、按照教育规律教学,找到路、找对路,就不怕路途遥远!
广告咨询:QQ:721800271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