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教育均衡:缓解大班额,破解择校热
2012-10-23 19:30
来源:【郑州教育网】
对此文章感兴趣的有:人
大河网报道:以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只是个口号,让所有孩子享受同等同质的教育似乎还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然而现在,这个梦想已经在一些城市和乡村变成了现实。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优质教育资源一直短缺,而且大多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少数名校,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办学质量存在巨大差异。许多孩子虽然享受到了教育权利,却享受不到同等、高质量的教育。未来几年,河南省将消除“大班额”现象,教师素质不断提升,中小学差距越来越小,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名校不再是梦想。10月15日,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会在郑州市举行。
A
2020年全省实现教育均衡
“择校热”从根本上讲,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优质的教育资源少,分配不合理、不均衡,使“名校”效应更明显。破解“择校热”的根本出路是要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让教育更加均衡。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其实,早在教育均衡方面,郑州市已经开始了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策略,通过扩建挖潜、一校多区、强校托管、学区管理、联合办学等举措已初见成效。
每年小升初报名时,都有不少家长四处托关系,甚至不惜证件造假,只为将孩子送到这所热点初中就读。一些学校联合办学后,学生由名校的优秀教师教课,学校的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家长对学校的认同度也开始提高,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河南省要求,到2015年,全省70%左右的县(市、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教育投入、教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基本均衡;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辖市率先实现市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部分县(市、区)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均衡。
到2012年底河南省要有49个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15年累计100个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20年全省158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并通过省政府的评估验收和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评估认定。
B
教育均衡要有标准可依
那么,如何才算教育均衡?
河南省将在学校规模与班额、校舍、设施设备、教育经费、师资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并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和复查制度。
原则上,农村成建制小学每年级为1~4班,城镇小学每年级2~6班,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每年级为4~12班,班额不超过5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级为2~4班。无超大班(66人以上)现象。
小学、初中生图书均分别不低于15册、25册,且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藏书量的1%以上。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初中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率分别不低于60%、40%等。
未在确定年份或者之前提出评估申请,又没有特殊理由、工作严重滞后的县,省政府将提出通报批评,并限期达标。而在检查中有虚假行为的,也会在全省通报批评,不予评估验收。
C
逐步实现“师资”均衡
“城市学校挤,农村学校空;名牌学校挤,薄弱学校空”。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均衡”最关键的问题是“师资”均衡。
河南省积极探索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实施了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009年以来为农村地区补充优秀教师4万名。建立并不断完善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和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实施国培、省培计划和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等,切实加强教师培训,教师素质不断提升。
未来,河南省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结合农村学校实际需要,对农村偏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并足额配备合格教师。
同时,改善教师初次配置,通过免费师范生、“特岗计划”、“农硕计划”等吸引高学历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积极探索省级统筹补充农村教师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和城市教师、校长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制度,不断扩大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比例。
另外,农村教师待遇也要提高,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并加快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交通状况,增加农村教师津补贴,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www.zzredu.com"、"郑州教育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郑州教育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