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中副校长王艳荣和基地成员一起观摩陪心理健康课
课题组负责人、市心理学科尚新华教研员介绍课题组成员
心理健康基地主任、47中校长郭勤学和教研员愉快交谈
“快乐教师工作坊”的召集是基地校47中构建教师课程的一部分
10月29日下午第一节课,郑州47中教学楼七(1)班教室内学生们正在做一个“我们不一般”的游戏,心理教师马歆源展示观察学生归属感现状一课拉开了心理健康基地活动序幕。郑州市心理学科教研员尚新华,基地实验联合体成员七中宫大志、101中张志丹、市实验高中鲁帅和基地联合体其他相关老师,在47中副校长王艳荣陪同下观摩了这节课。
“学校归属感”是郑州市心理科研的一项重要课题,教研室通过集结“基地”学校共同的智慧来提升课题的质量和心理老师的科研能力,将从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入手构建提升学生归属感的课程体系。郑州47中作为基地实验联合体主体学校举办了这次研讨活动,活动首先由马歆源老师展示一节心理课,课后大家聚集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进行研讨。会上,课题组成员鲁帅老师介绍了课题研究项目说明,马歆源老师呈现47中学拟订的项目科研方案,“关于归属感的设想还有很多,希望在未来不仅从以上想到的方面入手工作,更多的是能创建一个营造‘学校归属感’的体系,小到入学通知书的设计,大到学校未来发展都可以从这个体系找到抓手。让学生的心理品质从中发展的更为强壮,为国家培育合格的人才。”会上大家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真情交流
一名歌手曾唱道“我爱你,这就是归属感”,简单的歌词道出了心理学中归属感的丰富含义。“学校归属感”(school belonging)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乐于参与学校活动。聚焦“学校归属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有助于提升师生的积极性,“心理课程基地的建立将会促使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推动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从而指导教师以科学的方法了解学生心理,把握学生心理,遵循教育规律去工作,感受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47中副校长王艳荣在这次研讨会上强调。
相关研究数据证明,学生学校归属感与积极情绪(乐观)、学业成绩、行为规范、道德品质、自我概念、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郑州市心理学科项目科研基地的成立,从学生,教师,家长三方入手构建提升学生归属感的课程体系,运用心理技术进行亲子及师生间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等主题的系列化、专业化辅助,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改善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探索归属感的路上,大家一同前行!
版权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自于互联网,其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本站侵犯到您的版权,请与站长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删除!